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依据XX省禁毒委员会及相关上级单位的统一部署,XX市禁毒工作专班围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核心主题,于2025年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了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2025年以来,特别是秋季开学后,XX市禁毒工作专班与市教育体育局等部门紧密协作,坚持预防为主、多措并举的方针,推动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效提升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联动工作格局
工作开展初期,市禁毒工作专班即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精神,明确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强力推进。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须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安全及德育工作总体规划,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通过建立市、区(县)、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了与公安、卫健、宣传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和定期会商制度,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例如,XX市应用科技职业学校与XX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开展活动,XX市第一职业中专邀请街道综治办及派出所共同进行宣讲,XX市文化旅游学校特邀公安分局民警举办讲座,均体现了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模式。
(二)创新宣传形式,营造浓厚禁毒氛围
为提升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覆盖面,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积极探索和创新宣传载体与形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阵地,邀请市公安局禁毒民警、法治副校长等专业人士深入校园,结合法治课堂,开展禁毒预防专题讲座逾500场,用真实的案例、直观的数据向师生讲解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巨大危害。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禁毒知识图文、短视频、典型案例剖析等内容,组织线上禁毒知识竞赛,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补充的立体化宣传网络,营造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三)深化主题活动,筑牢校园思想防线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为核心抓手,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将禁毒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组织一次禁毒展览参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组织超过2000余人次的师生参观市、区(县)级禁毒教育基地或流动禁毒展览,通过实物模型、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等方式,使学生直观认识毒品种类及其伪装形态。部分学校还组织了线上虚拟展馆的参观活动,覆盖了更多学生。
2.观看一部禁毒影视作品。各学校利用自习课、班会课等时间,组织学生集中观看《湄公河行动》《破冰行动》等优秀禁毒题材影视作品或相关警示教育片,强化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
3.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全市中小学累计召开禁毒主题班会超过1500节。班会形式不拘一格,涵盖了知识讲解、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公开承诺等环节,引导学生就“如何拒绝第一口”“如何辨别涉毒陷阱”等现实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提升自我保护技能。
4.举办一次禁毒征文或知识竞赛。各学校通过举办禁毒主题的征文、演讲、手抄报、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活动不仅普及了禁毒知识,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表达禁毒决心的平台,优秀作品在校内进行巡展,扩大了教育影响力。
5.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或优秀学生代表进行禁毒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强化集体荣誉感和禁毒责任感。
通过上述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警示青少年远离易染毒场所,警惕涉毒网络群组的诱惑,自觉与涉毒“损友”划清界限,有力构筑了抵御毒品侵害的校园“防火墙”。据不完全统计,相关活动的开展使在校学生的毒品知识知晓率得到显著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市2025年度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情况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580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