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秋冬季森林火险高发期,林区生产生活及旅游活动增多,火源管控难度加大,整体防火形势严峻复杂。为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坚决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确保全区森林资源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XX区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全面扎实地推进了本年度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工作开展情况
进入秋冬季防火期以来,XX区立足于“防未然、控未发、救未成”,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构建了覆盖全域、责任到人、运转高效的防灭火工作体系,各项基础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一)筑牢组织基础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为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XX区将专业化队伍建设与群防群控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在组织建设层面,遵循“专业引领、群防群控”的原则,组建并重点支持了1支由15名队员构成的区级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伍,该队伍不仅承担着关键时刻的攻坚任务,也负责日常的防火宣传与早期火情处置指导。同时,为强化基层第一道防线,在全区5个涉农乡(街道)均组建了规模不少于25人的半专业防灭火队伍,形成了以专业队为核心、半专业队为骨干、群众力量为基础的三级应急响应梯队。
在物资装备保障层面,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战略性补充。目前,全区共配备了风力灭火机24台、风水灭火器10台、高压脉冲枪3支、油锯12台、割灌机3台以及防火服30套等一系列关键扑火装备与个人防护用品。所有装备均登记在册、定点存放、专人维护,确保随时处于良好战备状态。
在实战能力提升层面,坚持“练为战、不为看”的原则,定期组织各级扑灭火队伍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与实战化应急演练。培训内容涵盖森林火灾预防、火场自救互救、扑火器具使用与维护、火场通讯与信息报告等多个科目。通过模拟不同林分、不同地形、不同风力条件下的火情处置,有效提高了扑火队员的专业技能、战术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队伍在面对复杂火情时能够科学、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
(二)深化宣传教育营造全民防火氛围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XX区深刻认识到,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浓厚的防火氛围是构筑“人民防线”的基石。为此,XX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求宣传教育全覆盖、无死角、入人心。
宣传渠道上,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宣传矩阵。线上,充分利用乡、村两级微信群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每日定时推送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安全用火常识、火灾案例警示等内容。线下,充分发挥传统宣传方式的阵地作用,组织森林防火宣传车深入林区、村庄、集市进行流动巡回宣传,利用农村“大喇叭”在重点时段循环播放《森林防火“十不准”》等防火知识,实现了声音信息的广泛触达。
宣传内容与形式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在全区所有林区的入山路口、重点旅游区域、人员活动密集地段等地,共悬挂宣传横幅100余条,营造了“处处见警示、时时受教育”的视觉环境。同时,组织人员在人群聚集的集市、广场等地设立宣传点,向过往群众发放印有防火知识的围裙、手提袋等宣传品累计超过3000份,将防火意识融入日常生活。全区累计出动森林防火宣传车达20台次,确保了宣传声音在重点防火期内持续不断。
(三)压实各级责任狠抓末端火源管控
火源管控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XX区坚持把责任落实作为核心抓手,通过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将防火责任明确到山头地块、落实到具体人头,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在责任体系构建上,建立了由区、乡(街道)、村、组四级构成的分工负责制,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包村包组、护林人员包片包山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根据林地分布、人口密度和火险等级,全区被精准划分为37个管护网格,并为之配备了31名生态护林员。通过签订责任状、明确巡护路线和职责清单,真正实现了“山有人看、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闭环管理格局。
在火源管控措施上,采取“疏堵结合、严防死守”的策略。一是组织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的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林区内的坟头、农林交错带、旅游休憩点等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排查,建立隐患台账,限期整改销号。二是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农事用火、祭祀用火、野外吸烟等一切违规野外用火行为。三是扎实开展“林电共安”专项行动,会同电力部门对穿越林区的电力线路进行安全排查,清理线下超高树木和易燃物,降低电力原因引发火灾的风险。四是针对部分区域存在的荒沟倾倒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问题,组织专项整治,彻底清理沟内可燃物,消除“火源下山”的潜在威胁。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区2025年度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情况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577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