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新时代工会工作新篇章

2025-11-12 07:03:52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举行这次专题党课,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结合我们工会工作的实际,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同志们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共同进步。这既是一次理论学习,更是一次思想动员,旨在引导我们全体工会党员干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在XX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下面,我将围绕“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工会组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使命担当”这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登高望远,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民族工作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不仅是对我国数千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科学指引。其重大意义,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

(一)这是源于历史、昭示未来的历史必然。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回顾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从秦汉的“大一统”格局奠定,到唐宋的开放包容;从元明清的疆域一统,到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无不印证着“大一统”和“向内凝聚”是历史的主流与方向。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开拓了我们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华民族形成的深刻历史逻辑。在XX旗这片土地上,同样上演着生动的民族融合史诗。千百年来,不同民族的群众在这里生产生活,互通有无,婚嫁联姻,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孕育了深厚的情感联结和文化认同。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植根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流淌在各族人民血脉之中的历史基因和文化密码。在新时代,将其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正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必然选择。

(二)这是理论创新、指引航向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就民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核心要义和精髓所在。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将其概括为“十二个必须”,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到全党民族工作“纲”的高度。

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它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就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一理论创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从这一理论高度出发,认识到这项工作不仅是民族工作部门的职责,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工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三)这是应对挑战、实现复兴的现实需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使得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巨和重要。从国际看,一些外部势力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千方百计利用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企图撕裂我们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从国内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深刻转型,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日益增强,既为民族交往交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挑战。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国家繁荣的保障。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兴旺发达;国家分裂、民族离散,则衰败落没。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把14亿多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只有让共同体意识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深深扎根,我们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行稳致远。

二、固本培元,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有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一)核心在于“四个认同”,筑牢共同体的思想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要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五个认同”是有机统一、层层递进的整体,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石。

一要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这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引导广大职工群众认识到,我们辽阔的疆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无论身处何方,属于哪个民族,我们首先都是中国人,我们的根都在这片神州大地上。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一位职工都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二要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这是民族归属感的核心。要引导职工群众深刻理解“多元一体”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个人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三要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各民族共享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工作中,要处理好“同”与“异”的关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但更要推动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走向更高层次的融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新时代工会工作新篇章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513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