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日开始,连续三天,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审议并通过“十五五”规划,为未来5年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引发展方向。在会议结束之后不久,我们就将会收到一份约2万字左右,更加详细版本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未来的“十五五”规划到底会如何制定?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的六个“必须坚持”,进行解读。因为,“必须坚持”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遵循坚持“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是要上党课的。在文件公布之前,就六个坚持进行讲解,对于下一步理解文件精神是有开启意义的。
01
三次“六个坚持”,步步深入
9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的六个“必须坚持”。从百度上搜集,这几年三次讲六个坚持。每次都很突出。我们先要回答几次六个坚持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次讲六个“坚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次讲六个“坚持”。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系统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这是“改革观”。
第三次讲六个“坚持”。是9月29日召开,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的六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是发展观。
要理解三次讲这六个“必须坚持”的深意,我们既需要审视每个"坚持"的独特内涵,更要把握它们之间动态的、有机的联系。这是一脉相承的,内容则分别从世界观、改革观与发展观来讲的。
02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十五五”规划的六个坚持,怎么看?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435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