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5年3月7日至5月15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对中共淮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进行了巡察。2025年6月26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向中共淮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察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自觉扛牢整改责任。局党组深刻认识到,巡察是政治体检,整改是政治责任。巡察反馈会议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巡察工作要求,强调要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全面提升工信工作质效。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大力推进疑难复杂问题整改,先后主持召开10次整改专题会议,逐项调度4方面18项48个问题整改情况。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构建“党组统一领导、班子分工负责、科室具体落实”的整改格局,确保责任链条环环相扣、压力传导层层到位。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精准举措推进整改落实。对照巡察反馈问题,局党组逐项剖析根源,制定《整改方案》,将48个问题细化为133条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整改时限,建立“清单化部署、台账式管理、销号制落实”工作机制。针对立行立改问题,即知即改、举一反三,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实行“周调度、月通报”,确保整改方向不偏、力度不减。9月30日,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主动认领问题,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把“改”的成效体现在“严”的基调上。
(三)强化统筹调度,以严实作风确保整改成效。建立“日常督查+专项督导+成效评估”工作机制,每周收集整改进展,每月开展专项检查,对进度滞后的责任科室进行约谈提醒,推动整改任务“挂账销号”“见底清零”。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16项,形成“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项工作”的良性循环。同时,将整改成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聚焦工业经济稳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企业培育壮大等重点任务,以整改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不误、两促进”。
(四)深化成果运用,以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效。局党组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聚焦巡察反馈问题靶向治疗,又着眼全局工作系统施治。一方面,加强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第一议题”必学内容,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突出实干导向,将巡察整改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加力提升四大优势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开展全市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与作风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一起益企”企业服务行动,收集办理企业困难诉求,全力提升为企服务质效,以优良作风护航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二、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局党组严格对照巡察反馈意见,严把时间节点,加大推进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地落实。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市委工作要求方面
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作为党组会首学内容,2024年累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4次。党组书记牵头审定年度学习计划,明确12个重点学习主题,通过“领学+研讨+点评”模式推动学用结合,围绕机关财务管理、专项资金分配等领域修订完善《局内控制度汇编》《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确保理论成果转化为规范权力运行的具体举措。二是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印发《中共淮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2024年组织集中学习15次、专题研讨6次,邀请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等开展辅导讲座4场。建立“学习—调研—落实”闭环机制,整改以来,局党组会议学习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3次,专题研究经济工作12次,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开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等课题研讨3次。
2.强化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一是增强工业发展动能。抓项目增后劲,建立健全工业项目库、技改项目库和制造业项目库,围绕项目进度抓推进。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接需求促衔接,精准调度稳增长。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展产业发展调查研究,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路径》《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等3篇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聚焦集群建设,濉溪县高端铝基复合材料、杜集区矿山机械装备两个产业集群分别获评国家、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三是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针对性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为91家企业提出节能改造措施建议84条,对23家列入国家重点行业能效和绿色标杆示范企业开展能效专项监察,指导企业对照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落实淘汰高耗能机电设备或产品。对标行业能效标杆标准,督促相关企业编制节能降碳技术工作方案,深入挖掘节能潜力,传统产业能耗占比逐步降低。四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确优势产业方向,印发《淮北市推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聚焦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及汽车零部件等4大优势产业,成立工作专班,统筹项目招引、技术攻关等工作,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3.企业培育成效显现。一是夯实规上企业发展基础。建立计划申规企业动态培育库,完善申规企业联系服务机制,通过入规培训、精准指导,2024年62家企业新增入规。针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协调解决融资、订单等问题。二是深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建立覆盖三次产业的专精特新培育库,入库企业88家。创新“培训+诊断+对接”服务模式,邀请省专精特新联盟专家开展“北交所上市实务”“知识产权布局”等专题培训5场,惠及企业300余家,组织20家培育企业赴苏州、宁波学习先进经验。实施“小巨人”企业精准培育工程,为企业提供政策申报、管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4.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提速企业数字化改造。召开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会,组织50家重点企业和42家市直部门、园区业务骨干赴上海交大等高校进行“研学体悟”,组织部分企业到省内先进市和示范企业现场观摩,不断提高数字化转型能力。坚持示范带动,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设备投资,积极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推动细分行业中小企业看样学样。淮北矿业集团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入选工信部数实融合典型案例,市高新区获评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数字化转型成为工业增长新引擎。
5.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一是深化亩均效益评价改革。修订《淮北市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办法》,增设“研发投入强度”“亩均税收增量”等5项加分指标,评价结果更趋科学精准。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攻坚年行动,分行业评选市级领跑者企业,给予用地优先等政策倾斜。二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省级技术中心培育库,2024年度共获批省级技术中心4家,省级新产品34个,创近年之最;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6家,居全省首位。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关于九届市委第七轮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86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