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大会,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九大报告的内容非常丰富,提出了一些新概念、新内容。在创新方面,也是寄予厚望。报告中有五十处提到了创新,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中有两处提到技术创新,而且是重大科技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还有两处提到了要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主题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科技创新”。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这次大会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大会,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九大报告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理想和实施战略,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有些已知的概念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都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今天我与大家交流一下学习十九大报告的认识和体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介绍一下我国科技创新的突破性进展;第二个方面,新时代对科技创新寄予厚望;第三个方面,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任重道远。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一些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新要求。今天我主要从科技的角度,谈一下对十九大报告的认识。
在十九大报告中,有五十处提到了创新。当然,这里提到的创新分布在各个行业,对党的领导、政府工作、社会工作、经济工作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可以说是中国全面创新的一个标志。
我重点从科技角度讲一下创新。
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处提到了科技创新,还有两处提到了技术创新。当然这里的技术创新并不是一般的技术创新,而是重大技术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还有两处讲的是技术创新体系,其中,一个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另一个是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这些年来的发展,特别是对十八大以来国家科技的发展、创新的发展,做了一个基本的评价,就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同时也提出了今后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指出了问题和挑战,认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那么,“不够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今后的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们要进行分析的。
一、我国科技创新的突破性进展
在本世纪初,国务院制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年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最新的《26年全国科技经投入统计报》显示,26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经5676.7亿元,比上年增56.9亿元,增长.6%,占GP的比重达到2.%,其中,企业的投入比重占到77.5%;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56.2%。这样的投入力度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增长速度还是十分令人振奋的。专利,是标志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的重要指标。2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33.9万件,比上年增长了2.5%;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5.8万件,位居世界第三,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超过4万件。另外,《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6-27》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7位,比上年提升位,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前2位的发展中国家。国际上一般认为,综合创新指数排名前5位的国家属于创新型国家。在这5个国家中,美洲只有个国家,就是美国;欧洲有个国家;亚洲有4个国家,分别是日本、韩国、新坡和以色列。但是在最近几年,这些国家的发展情况也是有升有降,像日本、韩国的创新指数的提升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总之,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在逐步缩小,我们已经非常接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6━22年)》中提出,到22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一)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些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首先要归功于国家的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很快就部署了863计划;2年后,又部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代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数字创意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近些年来不断产出的重大成果就是我们长期部署、长期研究、不断创新的结果。
在高技术领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超级计算机以及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5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蛟龙载人潜水器等一批重大成果都位居世界前列。
在制造业领域,高铁已经走出国门,特大桥梁工程世界瞩目,半潜船、无人机等也有一批重要成果出现。
在服务领域,近几年,支付宝、、共享单车也得到国内外认。国外有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已经从单纯地引进国外技术进入了自主创新的行列,特别突出的是服务领域的创新。虽然与制造业领域相比较,服务领域的创新不需要那么长时间的研发和积累,创新的投入门槛相对较低,但这也有赖于中国的创新环境和中国人的智慧。
除此以外,大家还十分关注军事领域。军工所打造了一批国之重器,像战略导弹、核潜艇、航母、四代机和五代机等。
各个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也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国际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越来越的国家领导人和研究机构都给予高度关注和评价。这些重大专项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带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据统计,截至“十二五”末,重大专项直接带动新增产值.7万亿元,净利润4亿元,带动产生新产品、新料、新工艺、新装置.65万个,技术标准.2万项,有力提升了我国科技和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科技创新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前面讲的主要是看得见的产品、装置和装备的创新,但是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果,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创新体制方面的改革。科技创新经过十年的发展,正在进入新时代。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科技创新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扩展到全社会创新生态建设。
体系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含义是不同的。创新生态概念的提出,符合创新自身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的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应该有的基本观念。
2.创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