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推进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5-10-28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推进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全面检视项目启动以来的进展与成效,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瓶颈,并对下一阶段的决战决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昨天,我带队实地走访了XX区XX项目点、XX区原XX物流旧址、XX区原XX采石场等几个关键修复地块,亲眼目睹了现场的变化,总体感受是深刻的,既看到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必须完成的发展任务。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巩固,也直接影响到我们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地位。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实施这一国家级示范工程的极端重要性,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抓铁有痕的责任感,全力以赴,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收官。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充分认识项目推进取得的阶段性硕果

自2023年项目全面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以及XX矿业集团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示范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这为我们打赢最后的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首先,项目总体框架已经构建,资金保障坚实有力。我们的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6.09亿元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生态建设投入。在资金筹措上,我们成功争取到国家层面3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与期许。同时,省、市、县三级财政积极配套,形成了强大的资金合力。更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成功吸引了包括XX农发行4281万元专项贷款在内的社会资金投入,初步形成了“中央支持、地方配套、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格局。这种多渠道、市场化的资金运作模式,为项目的可持续推进提供了根本保障。

其次,工程建设进度基本符合预期,生态面貌初步改观。按照《XX市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行动计划》的部署,到2025年底,我们要完成494公顷的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任务。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完成修复治理面积超过450公顷,总体工程进度超过90%,为年底全面完成任务打下了决定性基础。从我昨天在几个项目点的实地调研情况看,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区,如今已是满眼新绿。通过削坡覆土、植被重建、水土保持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部分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现象显著缓解。通过引入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进行动态评估,初步数据显示,修复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指数平均值已由修复前的不足0.2提升至目前的0.65以上,生态系统正在向良性循环方向演进。这些变化,不仅是数据上的跃升,更是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的真实改变。

最后,综合利用路径初步探索,发展潜力逐步显现。我们从项目规划之初就明确,生态修复不是简单地“填坑种草”,而是要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大文章,核心在于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我们坚持“宜耕则耕、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景则景”的原则,在修复生态的同时,积极谋划后续产业发展。部分修复后新增的耕地已纳入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库,为全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一些具备条件的区域,已经开始规划建设集生态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生态文旅项目,探索“生态修复+文旅”的发展新模式。比如,我们正在推动的XX牧业公司万头种牛繁育基地项目,就是利用修复后的土地资源发展特色牧业,探索“林下经济”和生态循环农业的有益尝试。这些探索,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点绿成金”的目标,打开了广阔空间。

二、正视问题,精准施策,清醒把握当前存在的短板与挑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推进座谈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08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