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区工业强区推进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考察*省重要讲话精神,精准对标全省工业强省推进大会和全市工业强市推进大会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攻城拔寨的劲头,奋力掀起新一轮大抓工业、重抓产业的发展热潮,为谱写*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锻造更加坚实的产业脊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在总结成绩与直面挑战中坚定工业强区的信心与决心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是发展的“顶梁柱”。回顾近年来的奋斗历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强攻工业、大抓产业”这一核心战略,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推动工业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双提升。一是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凸显。全区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关键指标连续三年实现双位数增长,工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比重稳步提升至55%以上,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二是产业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围绕全市五大产业发展方向,我们立足自身禀赋,精准布局,新能源汽车及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发展的韧性和后劲显著增强。三是“智改数转”亮点持续涌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批骨干企业率先实施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超过20%,运营成本显著下降,成功打造了若干个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智能车间和标杆工厂。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对照先进地区的迅猛发展态势,我区工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亟待破解的瓶颈。其一,产业层次不够高。传统产业占比依然偏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尚小,部分产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有待提升。其二,创新能力不够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数量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不够顺畅。其三,集群效应不够明显。产业集聚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套能力较弱,“攥指成拳”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其四,要素保障不够优。土地、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供给仍然偏紧,营商环境对标一流标准还有差距,服务企业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需要持续加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采取更加有力、更加精准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省委、市委相继召开高规格会议,吹响了工业强省、工业强市的“冲锋号”,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这为我们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政策红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化挑战为动力,变压力为推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二、聚焦重点,在精准施策与协同发力中开创工业发展的新局面
推进工业强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纲举目张,重点突破。要紧紧围绕以下五个方面,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一)锚定产业方向,构筑集群发展新高地。产业是工业的根基。没有明确的产业方向,工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成群成势的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就难以做大做强。首先,要坚持五大产业主攻方向不动摇。这是立足我区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经过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确定的发展路径,必须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新能源汽车和先进制造业要聚焦*电池等优势赛道,做深做透产业链研究,完善“四图五清单”,实施精准靶向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零部件企业,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新材料产业要依托现有规上企业基础,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向*金属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医药和食品产业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积极创新合作模式,鼓励本土医药企业主动对接发达地区的知名药厂,开展技术合作、品牌嫁接;要大力开展“腾笼换鸟”,通过委托加工、股权合作等方式,有效盘活闲置厂房和设备资源,实现存量资产的价值最大化。数智文化和旅游产业要深入实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数智文化内容制作、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等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要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旅游业深度融合,构建“硬件制造+内容服务”的良性产业生态。特色农业与深加工产业要坚持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路径,集中资源聚力打造*特色水果和*特色禽蛋、*特色竹笋等“一区一品”特色农业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其次,要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围绕“首位+主导”的产业布局,全面实施“链长+链主”协同推进机制。由区级领导担任“链长”,牵头抓总、高位推动;由行业龙头企业担任“链主”,发挥其在技术、市场、标准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要加快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检验检测、配套服务的全链条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专业化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和高端项目入驻。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建立健全重点产业链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最终目标是,力争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我区的1至2个重点产业链、产业群成功纳入省、市级重点产业发展图谱,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工业强区推进大会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97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