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纪委书记发言)
同志们:
根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安排,今天我们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刚才,大家都结合分管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围绕学习主题,结合自己的思考,谈几点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伟大实践中,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壮阔历程,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深入学习这部重要著作,对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近期的反复研读、深入思考,我感到,这部著作通篇贯穿着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邃思考、对高质量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坚定不移,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的重大论断,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我们推进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纲领。
第一,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是”,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XX市作为国家重要节点城市,常住人口超过800万,我们思考发展、谋划工作,必须始终牢记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最基本的市情。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今年以来,全市投入民生领域的财政资金占比达到78.5%,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5所,新增学位超过4万个,这些工作就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具体体现。
第二,要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路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个坚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原则。对XX市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要健全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XX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不少。比如,传统产业占比依然偏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力支撑;城市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攻坚克难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第三,要深刻把握XX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的定位和使命。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把XX的发展放到全国、全省的大局中去谋划。作为XX区域的中心城市,我们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发挥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市委提出的“打造三大产业集群、构建四大功能片区”的发展思路,就是立足XX实际、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1.2%,这说明我们的转型发展之路走对了。下一步,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展现XX担当、作出XX贡献。
二、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这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
第一,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总书记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XX市科教资源丰富,拥有高等院校20余所、国家级科研平台12个,这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未来产业,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近两年,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升到2.5%,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超过20%,这些都是好的迹象。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真正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第二,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要抓好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化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压实各方责任,深入排查整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要建立健全粮食、能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第三,必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坚决践行。XX市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过去在发展中也付出过环境代价。现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今年我市PM2.5平均浓度有望首次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XX河水质稳定达到III类标准,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让绿色成为XX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三、深刻领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政治要求,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对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作出了系统阐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历史周期率的高度警醒。
第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思想上的统一是党的团结统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证。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各级党组织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第二,要锻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加强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特别是要提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要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激励广大干部在新征程上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第三,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反腐。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必须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露头就打。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亮剑、秉公执纪,坚决清除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专题学习为契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在市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根据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今天我们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刚才,几位同志都作了很好的发言,听后很受教育和启发。下面,我围绕学习主题,结合组织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中,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的强大动力。
一、深刻把握“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时代要求,在选贤任能中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为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要突出政治标准这个首要标准。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但所有这些“干”的前提,是政治上要绝对可靠。选人用人,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要建立健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考核的常态化机制,通过谈心谈话、调研走访、年度考核、专项考察等多种方式,近距离、多维度地考察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要坚决把那些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挡在门外,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
第二,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我们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选拔什么样的干部。当前,XX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硬仗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重大斗争实践中去磨砺和考验。要多到项目建设现场、招商引资一线、基层治理前沿去发现和识别干部,看干部在关键时刻是否能豁得出来、顶得上去。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既看发展成果,也看发展质量和群众口碑。要让那些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有舞台、受重用,让那些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没有市场。
第三,要着眼长远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关键在人。必须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要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健全优秀年轻干部早发现、早培养的链条。近两年,我们通过公开选调、专项招录等方式,引进了一批高学历、专业化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关键岗位,反响很好。要继续坚持下去。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进行历练,让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对那些经过实践考验、确实优秀的,要大胆使用,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脱颖而出。
二、深刻把握“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战略部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个地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XX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首先,要以更大力度引才聚才。要聚焦我市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精准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按图索骥,靶向引才。要办好“XX人才周”等品牌活动,主动走出去,到人才富集的地区和高校去宣讲政策、招聘人才。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入股、柔性聘用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要优化人才政策,在项目资助、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更加贴心的服务,真正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今年我们实施的“XX英才计划”,已成功引进两院院士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5人,效果非常显著。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4篇)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80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