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篇)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汇编

2025-10-06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民族复兴新征程

今年x月x日,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历史的烽烟已然远去,但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擦亮初心、锤炼本领、凝聚合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在“四万万人齐蹈厉”的悲壮史诗中铭记初心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民族面临存亡危机,无数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心怀大爱的英雄儿女,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朱德同志曾说:“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为了人民,是抗战胜利的根本所在,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这份初心,在新时代化作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奉献百色大山”的坚定选择,化作张桂梅“燃灯办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默默坚守。青年干部要常常叩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主动到乡村振兴一线墩苗壮骨,在服务群众最前沿践行宗旨,真正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

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传奇中淬炼斗争精神。抗战时期,面对强大的日军,我们党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领导人民军队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凭借“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气克敌制胜。这种不畏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面临新挑战,尤其需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如今,青年干部更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在防汛救灾等重大任务中冲在前,在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产业发展等日常工作中显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绣花功夫”求实效。

于“万众一心加油干”的团结伟力中汇聚磅礴力量。“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抗战胜利深刻揭示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最终取得胜利。毛泽东同志指出:“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只有凝聚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形成无坚不摧的奋进合力。新时代基层工作,无论是推动乡村振兴,还是创新社区治理,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年轻干部要练好“脚下功夫”,多走乡间路,多坐农家凳,学会用百姓语言说家常话、办实在事。要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让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真正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历史不忘,精神永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坚定信念、为民情怀、务实作风,凝聚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为时代立心、为人民立业,在民族复兴征途上照亮前路,用奋斗创造更多载入史册的伟业。

赓续伟大抗战精神以青春之我接稳时代接力棒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xx周年。八十载光阴流转,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精神的火炬却穿越时空,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如今,时代的接力棒传递到当代青年手中,广大青年干部要接稳时代接力棒,主动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血脉、铸入灵魂,以青春之我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筑牢信念基石,校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航向。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正是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历史深刻昭示,一个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政党和人民,是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垮、打不倒的。对于青年干部而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航向的灯塔,是抵御风险挑战的精神盾牌,更是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在艰难险阻面前保持昂扬斗志,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广大青年干部必须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掌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将坚定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不懈进取、对急难险重任务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心中闪亮,照亮前行的每一步道路。

锤炼过硬本领,校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青春航向。抗战的胜利,不仅是意志的胜利,也是战略、战术与能力的胜利。从持久战的战略预判,到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从根据地建设到群众动员,无不彰显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中锤炼本领的极端重要性。面对强敌,抗日军民不断提升军事技能、斗争策略和生存智慧,以能力的持续升级适应残酷的战争环境,最终赢得了胜利。这深刻启示我们,非凡的事业必然呼唤非凡的能力。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广大青年干部必须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将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广泛涉猎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主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经受锻炼,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真正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要注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扛得起重活、打得了硬仗。

践行为民初心,校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青春航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抗战胜利最深厚的伟力。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伟大抗战精神的人民底色,也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无论是地道战、地雷战,还是人民群众的支前洪流,都深刻诠释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联系。这份为民初心和实干精神,是赢得民心、汇聚民力的关键,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最大政治优势。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这要求青年干部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广大青年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疾苦,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解决群众关心的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在为民服务的实干中提升人生境界,彰显青春价值,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以伟大抗战精神烛照复兴路用担当实干启新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x月x日,第xx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xx年x月至2025年x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为我们深刻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提供了根本遵循。对青年党员干部而言,这段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历史,必须永远铭记;这种用奋斗和牺牲铸就的精神,必须代代传承。

铭记历史,在回望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主张、视死如归的模范行动,支撑起了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奋战,以草根树皮果腹,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左权将军在指挥岗位上慷慨殉国,用热血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赵一曼女士受尽酷刑毫不屈服,用生命诠释了“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他们的英勇事迹昭示我们,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正是无数革命先辈以信仰为旗、以生命为炬换来的。青年党员干部当从这段苦难辉煌中,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

担当作为,在传承精神中扛起时代之责。伟大抗战精神,是跨越时空的宝贵财富。其核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从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的悲壮抉择,到东北抗联将士艰苦卓绝的不屈斗争;从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惊天壮举,到张自忠将军“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血书明志;从淞沪会战中血战到底的惨烈悲壮,到台儿庄大捷中敢死队员以身躯堵枪眼的英勇无畏……这种精神在战火中淬炼成型,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担当是最有力的传承。当代青年党员干部,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田野上,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雁”;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攻关前沿,做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尖兵连”;在服务人民群众的平凡岗位上,做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的“贴心人”。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知行合一,在砥砺奋进中开辟未来之路。历史不容否认,胜利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不容置疑,几千万人为独立、自由、和平付出的牺牲不容否定。”平型关下,八路军以劣势装备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我抗日军民协同出击破击“囚笼政策”;冀中平原上,人民群众创造的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术让敌人闻风丧胆。这一切胜利,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将崇高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不畏强敌、攻坚克难的强大实践力量。新征程上,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风险挑战严峻复杂。青年党员干部更要发扬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勇于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把历史的启示转化为开创未来的生动实践。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青年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重任在肩,使命如磐,唯有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方能在新征程上,书写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从xx道拐看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在xx省xx县城南郊,有一段蜿蜒盘旋的公路——xx道拐。它如同一部无声的史书,见证了抗战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封锁了中国沿海,切断了滇越铁路,国际援华物资运输受阻。在这危难之际,滇缅公路成为了重要的补给通道,而xx道拐所在则是滇缅公路延伸至中国内地的关键咽喉。19xx年初,工程师们开始勘测设计xx道拐公路,同年xx月,xx人民齐心协力,仅用x个月时间就筑起了这段公路,为抗战交通线的全线贯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大量的武器、弹药、药品等物资,都要经过xx道拐才能送到抗战前线,它成为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据统计,约45万吨战略物资经此运往抗战前方,xx道拐因此被誉为“抗战生命线”。

xx道拐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为了保卫祖国,为了民族的生存,无论是奋战在前线的战士,还是在后方默默奉献的普通民众,都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海外华侨捐献物资,国内民众踊跃参军。这种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能够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它也见证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中国人民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与之抗争。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无数的筑路工人、司机以及普通民众,为了保障这条生命线的畅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日军视xx道拐为眼中钉,多次派飞机自河内起飞实施轰炸,司机和押运人员随时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毫不退缩,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运送各种国内急需的战略物资,这种精神与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士们是一脉相承的。

xx道拐同样见证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战争,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我们从未放弃过胜利的希望。就像在xx道拐上行驶的车辆,尽管道路崎岖险峻,但始终朝着目标前进。这种信念,支撑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最终取得了胜利。

如今,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xx道拐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者,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到这里,其中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重走xx道拐,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学生团体也将这里作为研学基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更需要我们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迎难而上。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扶贫干部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必胜信念,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数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在危机面前挺身而出,以生命守护生命;在科技攻关前沿,科研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用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

xx道拐,是伟大抗战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过去的峥嵘岁月,也将激励着我们创造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让我们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前进,不懈奋斗!

赓续伟大抗战精神作答时代“爱国三问”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2篇)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036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