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会,围绕“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这一重大课题进行深入交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重温苏区历史,感悟苏区精神,对于我们汲取历史智慧、凝聚奋进力量,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下面,我结合学习和思考,从“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三个维度,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领会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于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孕育形成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而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承前启后的重要篇章。苏区精神的核心,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高度凝练。这二十八个字,字字千钧,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定信念是精神之魂。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一度陷入低潮,但以XX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支撑着革命先辈在白色恐怖中点燃了创建苏维埃政权的燎原之火,从1927年首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建立,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XX宣告成立,革命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这种百折不挠、向死而生的坚定,是苏区精神最鲜明的底色。
求真务是是活力之源。苏区时期,党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代课题。XX同志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正是对当时盛行的教条主义的有力回击。党正是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才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是苏区精神的精髓所在。
一心为民是宗旨之本。苏维埃政权是工农劳苦大众自己的政权,其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苏区政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开展土地革命,废除苛捐杂税,让千百万被压迫的农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形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这是苏区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清正廉洁是作风之基。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下,党和苏维埃政府高度重视廉政建设,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反腐败法令,严惩贪污浪费行为。时任XX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XX同志,在突围中身负重伤,宁愿沿途乞讨,也未动用分毫其保管的党的经费。这种克己奉公、清廉如水的政治本色,赢得了民心,巩固了政权。
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是实践之要。苏区军民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打破了一个个“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追求卓越,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无限忠诚。
总而言之,苏区精神上承井冈山精神,下启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丰富内涵,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我们今天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力量源泉和行动指南。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交流发言材料(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014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