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市委决定召开这次全市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主题非常明确,态度十分鲜明,就是要向公文运转、文稿起草中的抄袭、剽窃、照搬照套等顽瘴痼疾“开刀问斩”,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一场深刻的“文风革命”。刚才,相关部门已经就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家要认真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文风问题绝非小事,它犹如一面镜子,直接映照出干部的思想作风、政治态度和能力水平,更深层次地关系到党风政风,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一个地区的文件、报告,如果充斥着“新瓶装旧酒”的套话、“上下一般粗”的空话、“不接地气”的虚话,那么其政策的精准性、工作的实效性、发展的推动力就要大打折扣。近期,在一些单位的日常工作中,暴露出公文起草不严不实、甚至抄袭拼凑的现象,虽然是个别案例,但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必须引起高度警惕,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彻底根治。下面,围绕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公文抄袭的政治危害
文风不是小事,它背后是党风、是政风,是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一份公文的起草过程,本应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思考研究对策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被简单的“复制粘贴”所取代,那么公文就失去了灵魂,变成了没有思想的躯壳。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公文抄袭问题的严重危害性。
首先,公文抄袭是对政治忠诚的侵蚀。对党忠诚,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要体现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中。中央的决策部署、省委的工作要求,都需要通过我们的消化、吸收,转化为符合XX实际、能够指导实践的具体方案和措施。照搬照抄,看似“紧跟看齐”,实则是思想上的懒惰和行动上的应付,是对上级精神的曲解和消解。这种做法,本质上是没有把上级的要求真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是政治站位不高、大局观念不强的表现。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政策“水土不服”,工作“上下一般粗”,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其次,公文抄袭是对务实作风的背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脱离实际的空谈,都是对事业的伤害。一篇优秀的公文,应当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产物,是调查研究的结晶。而抄袭的公文,往往充斥着脱离实际的套话、隔靴搔痒的空话、不解决问题的废话。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些干部满足于当“二传手”,满足于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去了解真实情况,不愿意下苦功夫、笨功夫去研究复杂问题。这种漂浮的作风,导致出台的文件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空洞无物,无法指导实践,甚至会误导实践,让基层干部群众无所适从。这与中央近年来大力倡导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精神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再次,公文抄袭是对干部能力的否定。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是干部履职尽责的基本功。起草公文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政策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锻炼。如果长期依赖抄袭,满足于做文字的“搬运工”,干部的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最终会患上精神上的“钙质流失”和作风上的“软骨病”。一个连基本文稿都不能独立思考、认真完成的干部,又如何能指望他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可以说,放任公文抄袭,就是对干部成长的不负责任,是对我们事业发展的釜底抽薪。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市委书记在XX市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013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