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在全市上下共同庆祝第41个教师节之后,我们立即召开这次全市教育大会暨教育强市建设推进会议,时机重要,意义深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XX市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力量,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XX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磅礴的智力支持。
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并对过去一年为我市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XX幼儿园、XX第一小学、XX实验中学、XX高级中学等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宝贵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下面,围绕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市的时代内涵与战略意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擘画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国家颁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更是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立足XX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XX发展的基石,是决定XX未来的事业。当前,我市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对科技创新的期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兴市必先兴教,强市必先强教。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XX长远发展的必答题。
建设教育强市,其核心内涵是构建一个高质量、公平、创新、开放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这绝非简单地追求升学率的提升,更不是片面地增加教育投入,而是要实现教育发展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根据我市制定的《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实施方案》,教育强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旨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公平优质、服务发展、充满活力的教育新生态。其根本目标,是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让每一个在XX成长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他们的人生出彩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建设教育强市,是服务XX发展大局的战略引擎。我们必须将教育事业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和考量。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无论是城市功能的完善,还是乡村振兴的推进,都离不开强大的人才队伍和智力引擎。职业教育要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基础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高等教育则要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策源地。一个强大的教育体系,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从而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为XX的持续繁荣注入不竭动力。
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谱写XX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二、聚焦核心,以九大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根据全市的总体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九大工程”,集中发力,重点突破,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实现质的飞跃。
(一)筑牢根基,深化资源均衡优质工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进教育强市建设,首要任务就是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要持续完善教育服务体系。要继续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要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消除“大班额”现象;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要强化职业教育的供需匹配度,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要彰显特殊教育的人文关怀,确保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获得适宜的教育。
二要用数据标尺量化均衡水平。优质均衡不能只凭感觉,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评估之上。校际差异系数是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国家和先进地区普遍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综合差异系数不大于0.50,初中不大于0.45。我们要对标这一标准,持续巩固自2024年以来在缩小校际差距方面取得的成果,力争在2025年底,全市所有县(区)的校际差异系数全面稳定达标。财政、教育等部门要协同发力,确保2025年度预算中安排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项经费”能够精准投向薄弱学校和关键领域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教育资源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
(二)立德树人,抓实素质教育突破工程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工程。
要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面育人体系。要以德为先,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要以智为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要以体为本,保证学生每天足量的体育锻炼时间,帮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要以美为魂,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滋养心灵;要以劳为重,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市教育大会暨教育强市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002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