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宣传网信方面两项工作机制推进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网信工作的决策部署,传达学习XX书记的批示要求,对我们研究制定的《XX县网络舆情风险一体化监测预警与协同处置工作机制》和《XX县重大主题网上宣传和权威信息一体化发布工作机制》进行全面部署,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凝聚合力,共同开创我县网信工作新局面。
刚才,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体旅局、XX生态环境局、XX镇、XX瑶族乡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我完全赞同。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建立健全两项工作机制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网络空间的斗争,本质上是人心的斗争、意识形态的斗争。做好新时代的宣传网信工作,既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会前,县委XX书记专门就此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他强调:“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当前网络生态的复杂性和舆情风险的突发性,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构建科学、高效、有力的工作体系。此次推出的两项工作机制,是破解当前我县网信工作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之举,务必抓好落实、抓出成效,坚决筑牢网络安全屏障,为XX县高质量发展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XX书记的批示,高屋建瓴,切中要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近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宣传网信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理论武装、新闻宣传、舆情应对、网络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成功应对处置了百余起网络突发舆情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和群众合法权益。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不断提升,“XX资讯”等官方新媒体平台粉丝量突破50万大关,正面宣传的声势和影响日益壮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标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县的网信工作仍然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五个化”:
一是舆情应对“碎片化”。一些单位和部门在面对舆情时,仍然习惯于“各扫门前雪”,缺乏全局观念和协同作战意识。信息通报不及时,处置步调不一致,甚至出现口径矛盾、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错失了最佳处置时机。
二是谣言治理“被动化”。我们常常是在网络谣言已经大面积传播、造成恶劣影响之后,才匆忙跟进辟谣,疲于奔命、事倍功半。对于一些可能引发谣言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乏前瞻性的研判和主动的议题设置,常常陷入“传谣-辟谣-再传谣”的被动怪圈。
三是风险感知“滞后化”。对网络风险的感知能力不足,往往是“后知后觉”。一些重大政策出台前,缺乏充分的网上风险评估;一些重大项目建设中,对可能引发的社会关切和负面舆论预判不够。等到负面舆情在网上发酵升温,我们才发现问题,处置成本和难度大大增加。
四是设置议题能力“偏弱化”。我们的一些正面宣传内容,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往往是“自说自话、孤芳自赏”,传播力、感染力不强,难以形成网络热点。反观一些负面信息、不实言论,却极易在网络空间引爆。我们在主导网络舆论、设置正向议题、讲好XX故事方面的能力亟待加强。
五是回应缺乏“温度化”。部分单位在回应群众关切时,官话套话多,真情实感少;通报式、结论性的语言多,推心置腹、将心比心的沟通少。冰冷生硬的“蓝底白字”,非但不能有效化解矛盾,反而容易激化对立情绪,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县2025年两项工作机制推进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996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