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乡乡志编纂启动大会上的讲话

2025-10-03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启动XX乡乡志的编纂工作。这不仅是我乡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更是一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千秋事业。首先,我谨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向莅临本次会议提供悉心指导的XX市委党史办XX同志、XX区委组织部XX同志、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XX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心系桑梓、远道而来的新乡贤联谊会XX会长、来自XX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XX副教授等乡贤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要向即将为这项光荣使命付出辛勤努力的编纂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及在座的各位村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和各界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一部地方志,就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和“集体家谱”。它承载着一个地域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和精神根脉。今天,我们启动乡志编纂,就是要用严谨的笔触,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下XX乡自远古至当代的沧桑巨变、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为历史存正朔,为当代提供资政之鉴,为后世留下可信之史。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担当。下面,我围绕乡志编纂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乡志编纂的重大时代价值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和美乡村的时代背景下,启动乡志编纂工作,其意义尤为深远,我们必须从三个维度来深刻把握。

首先,这是一项“存史”工程,旨在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一个地方的历史,是由无数生动鲜活的细节构成的。山川的变迁、村落的形成、产业的兴衰、民俗的演变、先贤的足迹,这些都是我们XX乡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忆正在快速消逝。如果我们现在不抓紧记录、不系统整理,很多“活资料”就可能永远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编纂乡志,就是要抢救这些濒危的记忆,通过深入的档案查阅、严谨的田野调查和细致的口述访谈,把散落在民间的“珍珠”串联起来,把刻印在岁月里的“烙印”描摹出来,为XX乡建立一座永不磨灭的“记忆大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通过这部志书找到回家的路,记起自己的根在哪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留住乡愁”。

其次,这是一项“资政”工程,旨在服务我乡的发展大局。地方志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现实工作的“活字典”和未来决策的“参考系”。志书中所蕴含的关于自然资源、经济结构、社会治理、人口变动等方面的翔实数据和历史脉络,是我们分析乡情、把握规律、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譬如,通过梳理我乡农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现代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历史借鉴;通过研究我乡历史上社会治理的得失,我们可以为今天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有益启示。当前,我们正在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宣讲”活动,乡志的编纂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乡情的全面普查和深度梳理,其成果必将为乡党委、政府擘画未来发展蓝图,特别是为精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历史智慧。

最后,这是一项“育人”工程,旨在凝聚全乡的精神力量。一部优秀的乡志,就是一部最生动、最接地气的乡土教材。它用家乡人、家乡事,讲述着爱国爱乡、勤劳勇敢、崇文重教、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志书,我们可以让年轻一代了解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感悟XX乡人坚韧不拔的奋斗品格,从而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乡志编纂的过程,也是一个广泛动员群众、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当全乡上下都来关心修志、参与修志,共同回忆往昔、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全乡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为建设“和美XX”注入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二、坚守匠心,牢牢把握乡志编纂的核心质量标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XX乡乡志编纂启动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994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