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成立**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的创新要求,也是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尝试。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好运作好,将司法工作更加积极的融入到社会治理格局中,能够充分发挥“诉为引领、诉为推动、诉为规范、诉为保障”的功能作用,实现矛盾纠纷有效预防、有效分流、有效化解,为法治**、平安**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下面,我就今后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及多元纠纷化解工作再提三点意见:
一是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作实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是强化诉源治理,实现矛盾纠纷及时、高效化解的新举措,不是单单一家单位一个部门的事,要在党的领导下,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因此,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提高站位认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融入全县社会治理大格局,做好与党委政府主导的综治(网格)中心或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的对接,涵盖的单位和行业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联动对接,使之成为党委领导的一个重要解纷维稳平台,推动我县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创新发展。法院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工作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立足**实际,认真研究谋划,确定建设模式,制定切实有效的建设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对外要加强诉讼与非诉讼分流对接,完善诉前多元解纷衔接机制,对内要构建科学、精准、高效的筛选过滤、诉非分流、调裁分流、繁简分流、速裁快审以及程序转化机制,实现多元解纷力量全方位互联和多种解纷方式全流程互动联动,成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多元解纷的综合型枢纽。
二是深化联动对接,加强队伍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要整合力量,实行统一管理,共同会同各个行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对接工作机制,全力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联络,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积极做好与综治(网格)中心的对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成立后,要实现中心与其他机关及调解组织之间在程序流转、效力确认、法律指导、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互联互通,架构为民解纷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格局。要加强人员保障,加强对人民调解的指导,进一步充实壮大特邀调解员队伍,提升特邀调解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表现优秀的特邀调解员纳入表彰范围。加强经费保障,在坚持政策性保障机制的同时,探索推动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运用市场化手段调动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积极性。
三是抓好重心重点,补齐工作短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重心在基层、重点在联动,要坚持从“对接”向“联动”强化、深化,用系统性思维推进机制、平台、制度三位一体建设,真正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作用和效能。用体系概念、联动理念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实现各解纷组织和解纷方式相互依存、协同联动。要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以“司法数助治理中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诉讼和信访态势分析研判机制,提前预防预警和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落实府院联席会议机制,积极关注对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律风险论证,推广行政争议多元调处“地域化”模式和“项目化”模式,实现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积极参与“无讼”创建活动,逐步形成止讼、化讼、少讼乃至局部区域实现“无讼”的社会环境,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化解。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篇)在某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955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