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政协委员、市科技研究院党委书记雷虹:
成渝合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研究1
2.市政协常委、农工党重庆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张昌红:
成渝地区合力强化能源保障的思考…2
3.江北区政协:
运用数字技术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研究3
4.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邓凌:
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小民企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4
5.市政协经济委:
推动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研究5
6.黔江区政协主席姚登惠:
推进重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6
7.涪陵区政协:
“亩均论英雄”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7
8.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主任王济光:
构建高水平跨境金融服务体系8
9.万州区政协:
推进重庆城市副中心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9
10.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智库建设办公室主任杜洁: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量建设巴渝和美乡村…10
“科学谋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
(重庆政协报,2025年9月4日)
成渝合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研究
市政协委员、市科技研究院党委书记雷虹
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协同机制需深化、投入产出比不高、产业赋能不足、辐射效应有限等短板。为此,建议:
优化空间布局。持续强化成都、重庆“双核”的科技合作,打造高水平创新共同体。推动两地科学城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共建综合性科学中心,联合申报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参照G60科创走廊模式,建立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办公室,推动成渝毗邻地区创新合作。支持成渝地区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在万达开等川渝毗邻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高水平布局建设联合实验室。推动跨区域创新创业孵化。
突破关键技术。联合承接载人航天、核能技术等国家任务,建设国家级创新策源地。建设干细胞、遗传资源等科技资源国家级备份基地。协同做强装备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新材料、无人机和通航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速成果转化。加快构建成渝统一的科技大市场,探索成渝技术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行成渝中线科创走廊“算力券”,共建概念验证中心,推动成果快转平台在成渝地区应用。合力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打造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等应用场景。构建“研发—转化—产业”闭环,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强化区域辐射。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科技合作网络。构建“科技赋能+资源互补”的跨域协同范式,将物流通道建设成为科技资源流动的高速路。强化与西南其他省域的科技创新联动。推进与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多元合作,打造创新共同体。
成渝地区合力强化能源保障的思考
市政协常委、农工党重庆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张昌红
近年来,成渝地区逐步成为天然气页岩气重要产储运枢纽,川气东送、西电东送汇集外输区,同时重庆也是我国西部的制造业重镇,还要为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但成渝地区在合力强化能源保障方面仍存在政策规划待支持、统筹协调待加强、设施建设待提升、链条建设待畅通等问题。为此,建议:
聚焦节点定位支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一是明确具体功能定位。争取纳入国家“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其作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重要节点的功能定位。二是争取先行先试。三是争取设立国家机构和平台。
聚焦区域协作共建,推动强化统筹协调。一是强化区域协同政策。推动成渝地区能源规划一体化,建立跨区域能源协同机制,推动区域能源市场互联,签订能源互助协议,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二是推动能源与产业深度耦合。争取建设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打造成渝综合能源智慧走廊,加强两地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三是完善政策支持与保障机制。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布局相关通道工程。一是进一步整合多式联运能源网络。整合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天然气管网等物流通道,提高西气东输与川气出川管线之间的输送能力。二是完善地区能源输送通道。争取开展藏电和西北电入渝直流输电通道建设,全面提速川气东送二线建设。三是积极消纳西部新能源。争取青、藏、甘的风、光电入渝,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推动区域能源市场互联,通过市场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供需峰谷。
聚焦产储运能力提升,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一是优化能源开发结构。推动川渝千亿方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二是加强政策设计引导。加快建设多能互补项目,构建水风光氢储及天然气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三是加强储能调峰能力建设。支持调峰煤电、气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构建覆盖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的智慧管理平台。
运用数字技术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研究
江北区政协
为更好助力全市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江北区政协围绕我市运用数字技术、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如战略规划虚化、共性化方案供给不足、核心要素驱动滞后等,提出以下建议:
精准赋能,实施“3类”主体转型引领工程。一是开展龙头企业转型标杆化示范工程。打造一批“数字技术、先进技术改造提升”标杆引领企业。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对接龙头企业的转型平台。二是开展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化领航工程。支持转型基础厚实、进度快的行业,加快前沿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场景验证、模式创新;支持转型基础较好、需求较高的行业,加快业务全流程的集成融合、动态协同和一体化运行;鼓励转型基础弱、进度慢的行业,加快关键设备、关键工序数字化改造。三是开展重点区域数字转型标识化引领工程。鼓励数字化转型基础好、智能化产业多的区县,开展跨区域资源要素联动。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10篇)“科学谋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954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