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根据《XX市各级综治中心分步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分步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省委、宁德市委、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围绕“党政协同、立足实际、力量融合、源头预防、就地化解、促进和谐”思路,有序落实各级综治中心“六有”标准建设,实行综治中心等级评定,统筹推进“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建立“综治中心+网格化+大数据”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扎实推进矛盾联调、治安联防、治理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XX、法治XX提供有力保障。
二、明确建设目标,细化实施步骤
到2025年底,全镇村级综治中心达到有专职人员、有固定场所、有职责职能、有配套制度、有经费保障、有信息化支撑的“六有”标准,实现运转规范、衔接有序、联动高效,成为集信息采集、视频集成、分流转办、分析研判、动态感知、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慧中枢。通过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建设目标。
(一)全面摸排阶段(2024年2月)。按照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附件1、2),对辖区内综治中心进行摸排,填写《XX市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备案表》(附件3)。已满足基本条件的综治中心要进一步优化、升级、扩容,对不满足条件的综治中心要按照有利于履行矛盾化解职能和方便群众办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场所场地谋划开展综治中心建设,主要做好基础设施、工作力量、预算经费等基础保障。
(二)建设推进阶段(2024年3月-12月)。按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落实制度建设、运行机制、系统平台等重点任务,落实完成规范化建设要求,打造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特色亮点。到2024年6月底,40%的村(社区)达到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到2024年底,我镇达到乡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70%的村(社区)达到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
(三)增强优化阶段(2025年)。推动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全面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持续优化完善各级综治中心组织架构、基础阵地、功能区域、信息平台,整体提升一体化运作、实体化运行、实战化运用能力水平。
三、聚焦目标任务,规范建设标准
(一)明确功能定位
1.乡级综治中心。突出实战运转,注重组团服务、诉求受理、事件分流,建立健全网格事件、矛盾纠纷“受理一录入一研判一分流一反馈一评价”等线上线下全链条闭环处置和联动处置机制,按照“1+6+N”法治服务矩阵建设模式,落实“政法委员统筹”的工作要求,指导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各方力量开展工作,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
2.村级综治中心。突出网格治理,依托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动员村(社区)干部及网格员,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清单工作内容,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矛盾纠纷、治安状况,配合开展调处纠纷、信息上报、法治宣传、志愿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
(二)统一建设规范
1.规范场所功能。镇综治中心要选择开放式、便捷性场所,设置完善综合服务大厅(窗口)、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视频监控调度室、公共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并保障进驻部门和人员的工作场地。暂无法具备独立办公条件的乡级综治中心,可依托派出所、司法所等办公场地,满足基本功能设置的需求,可视情“一室多用”。有条件的村(社区)综治中心可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选择独立办公场地开展工作;其他不具备独立办公条件的,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综治中心区域,进行功能化嵌入。
2.规范软件设置。各级综治中心要在办公场大门外悬挂省综治中心统一制定的标识,可根据当地融合情况加挂相应牌子方便群众知悉、识别。要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3200-2016)相关要求,配齐视频监控系统、综治视联网系统、显示屏幕、电脑终端、网络宽带等各项办公设施。要科学合理设置服务窗口、引导台、功能室,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等,参照“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模式,打造优质服务窗口,确保来访人员有人接待、矛盾纠纷有人调处、综合协调有人统筹。
3.规范岗位职责。乡级综治中心主任由党委政法委员兼任,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可聘请若干名劳务派遣人员充实综治中心力量,保持队伍相对稳定,有效统筹相关工作。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要科学设置综合协调岗、视频监控调度岗、网格管理岗、矛调协同岗、考核评估岗等工作岗位,分别对应承担日常联络沟通、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数据处置、网格服务管理、矛盾化解协同、效能评估考评等职能,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岗位和职能。村级综治中心主任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或副主任担任,村干部配合开展工作。
(三)加强智慧赋能
1.强化数字治理。镇综治中心重点做好平台运用,依据指令和要求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网格事件处置工作,并加强信息应用和网格员队伍管理;村级综治中心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应用,指导网格员做好日常矛盾排查、信访维稳、公共安全、平安创建等方面信息采集报送,确保平台基础信息数据实时、动态、鲜活。
2.加强指挥调度。乡级综治视联网需做好日常应用和维护,镇的综治视联网村(社区)覆盖率要提升10%以上;逐级扁平化接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资源,形成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移动视频和应急视频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实施调用的视频资源池。
3.推进业务融合。结合网格化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将“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应用模块嵌入,一同推进、一体建设,做为各级综治中心服务群众的主要业务性模块.推进平台业务范围、工作规范、处置流程、编码规则、数据录入标准化建设,做好各职能部门、调解组织、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矛盾纠纷数据联通,推动全域矛盾纠纷化解信息跨地域、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
四、优化组织保障,提高运行效率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情况和部门融合情况纳入党政领导平安建设责任书落实情况考评、平安单位创建考评、平安乡镇(街道)创建考评范畴,加大赋分权重。镇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全力支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衔接联动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综治部门、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意识,积极配合支持综治中心建设,加强本系统、本部门业务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心的整体效能,最大限度地形成整体合力。
(二)密切协作配合
1.部门常驻。以建设“一条龙服务、一站式解纷”体系为目标,乡级综治中心原则上整合政法各部门和信访、法学会基层工作平台,设置配套的功能室开展工作,健全“1+6+N”法治服务矩阵机制。
2.行业轮驻。在推动相关部门入驻的基础上,吸收民政、人社、卫健、教育、住建、妇联、城市管理、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涉及矛盾纠纷多、维稳任务重的行业,采取轮驻的方式开展工作。乡级综治中心根据地方发展程度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拓展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法治宣传等服务。
3.组织随驻。可结合实际邀请残联、工商联、侨胞侨商协会、消费者协会、行业商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行业组织、民间组织,为其提供合适办公场所,采取随叫随驻的方式,协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三)完善制度建设
1.业务运行制度。镇综治中心要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即接即办、教育疏导、会商研判、协调办事、分流督办、公开监督及平台回访等事件处置闭环机制,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全面受理群众提出的纠纷化解、信访诉求、投诉举报、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等各类事务,建立健全与常驻、轮驻、随驻部门业务协同对接机制,准确区分事项类型,分流引导至相关部门受理,导入部门办事程序。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报送、审核、预警、督办、培训、考评等网格运行管理机制和“三调”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四调”对接(访调、诉调、检调、警调)、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多元调处机制。
2.部门协作制度。厘清职能职责界限,“多中心合一”后,原有各中心工作职能职责不变,综治中心负责统筹社会治理、“多中心合一”、上下对接,综合服务大厅负责“一窗受理、分类办理、及时处理”。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入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乡级综治中心每月、每半月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形势,查找分析薄弱环节,协调解决重要事项,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重大事项报市委政法委、镇党委召集有关部门及时会商。建立运行情况报告制度,各级综治中心每月向上级综治中心、市委政法委、乡镇(街道)党(工)委报告运行管理情况,遇到重大案件、突发事件、紧急情况要随时报告,并及时续报进展情况。
3.日常管理制度。各级综治中心修订完善本级综治中心部门协作、情况报告、考核评价、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等规章制度。各入驻部门工作人员原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入驻工作期间实行双重管理考核机制,日常工作由综治中心实行统一要求、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业务工作接受原单位指导、管理。市综治中心对各类分流派发事项及上级交办、领导批示的重要任务和重点矛盾纠纷、涉稳风险加强督察督办。
(四)落实工作保障。对乡、村两级综治中心现状摸底,结合实际、对标对表,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加强业务指导、运行督导,扎实推进。镇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要推动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对综治中心建设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想方设法解决资金保障、人员配备、场所设备、信息化建设等难点问题。
(五)注重奖惩结合。采取分类指导、召开现场会、实地考察等形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稳步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建立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鼓励有条件的综治中心先行先试,提升本区域综治中心建设能力和服务水平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应用,打造本地特色品牌。我镇将对达不到建设要求的村予以通报约谈,并限期整改完成。对适时完成建设目标,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且整合功能多、成果运用好、群众评价高的村级综治中心予以通报表扬和一定经费奖励。
附件:1.乡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
2.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
3.XX市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备案表
附件1
乡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
序号
标准化要素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镇乡、村级综治中心分步建设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950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