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坦白,接到代表小组分享这个任务时,我的心情是既荣幸又忐忑。咱们这个组里,既有我的老领导,也有来自兄弟单位的新同事,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行家里手。组织上把这个“抛头露面”的机会给我,我想了想,可能是看我头发白得比较早,显得比较有“学习经验”吧。所以,接下来我就斗胆“倚老卖老”一回,把我们小组这几天学习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大家做个交流。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同事多多批评指正,权当是抛砖引玉,激发大家更精彩的真知灼见。
这次培训内容非常丰富,从党性修养的“思想课”到宏观经济的“战略课”,从情绪管理的“心理课”到媒体应对的“实战课”,可以说是一次全方位的精神补钙和能力加油。我们小组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一个共识,我想用一个主题来概括我们的核心体会,那就是:强内功、塑铁军、兴伟业——以过硬履职能力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新跨越。下面,我将围绕这个主题,从“思想重塑:我们为何而战”、“能力锻造:我们凭何而战”和“战略践行:我们为谁而战”三个层面,向大家作个汇报。
一、思想重塑:以“信念之基”回答“为何而战”
这次培训,有一堂课让我感触特别深,就是赴XX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场教学。站在东鸡冠山北堡垒的废墟上,看着那些被炮火撕裂的混凝土工事,耳边回响着老师讲述的“一个XX口,半部近代史”,内心确实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那段“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历史,时刻警醒着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自强,方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段历史,看似遥远,却与我们今天的事业息息相关。培训第一讲就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重要论述。这“三观”的教育,与XX口的历史回响,共同构筑了我们作为国企干部的思想基石,也清晰地回答了我们“为何而战”这个根本问题。
首先,是“为民造福”的事业观。我们集团作为XX区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服务及运营的总平台公司,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本质上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践行“自强”之路。我们正在推进的全域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超过20个,总占地面积近万亩;正在实施的XX等区域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直接关系到数万群众的居住品质和生活福祉;我们建设和运营的集体租赁住房项目,到2025年底预计将提供超过15000套房源,为新市民、青年人筑起安居之梦。这些工作,不是冷冰冰的砖头水泥,而是有温度的万家灯火;我们追求的,也不仅仅是项目利润和数据报表,更是“为民造福”这份最大的政绩。这份事业观,是我们区别于一般开发商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
其次,是“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我们手中的权力,无论是项目决策权、资金使用权,还是干部管理权,都不是个人的,而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作为党委办公室的干部,我对此体会尤深。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把权力运行的每一环节都置于阳光之下。培训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解读和案例剖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政绩观错位、新型腐败等问题,根源就在于权力观的扭曲。因此,守住纪律规矩的底线,不仅是对组织的负责,更是对我们个人事业和家庭幸福的守护。
最后,是“实干担当”的政绩观。培训强调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我们集团承担的很多项目,如土地一级开发、城市更新,周期长、任务重、协调难度大,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在每一个项目的精雕细琢中,体现在每一次与百姓的坦诚沟通中。
总而言之,通过思想的再学习、再重塑,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战斗,是为了这片土地的繁荣,为了区域人民的美好生活,这是我们作为XX区属国企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集团中高层管理赋能及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交流分享(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923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