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组织的精心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市委党校第XX期科级干部进修班的学习。本次培训紧扣“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与综合素养”这一核心主题,通过专题授课的理论滋养、现场教学的实地感悟、分组研讨的思维碰撞以及案例教学的深度剖析等多元形式,让我经历了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如同经历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政治体检”,也在党性修养的熔炉中接受了系统的“淬火锻造”。作为一名长期投身于民政文秘工作的办公室干部,我结合自身岗位特点,严格对照党章党规的标准要求、岗位职责的具体任务以及群众的殷切期盼,深入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明确了清晰的整改方向。现将个人党性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收获:学思践悟,筑牢信仰之基
此次党校培训内容丰富多元,形式生动鲜活,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为我打开了全新的视野。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大课,如璀璨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也有贴合实际的实践案例课,似坚实的基石助力知识的积累;既有参观革命纪念馆时沉浸式的红色教育,让我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先辈们的热血与激情;也有小组研讨中与来自不同部门学员的思维碰撞,如一场智慧的盛宴,激发创新的火花。通过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联系实际思,我收获颇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治忠诚,底色更纯。在党校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党的先进理论和重要思想的深入学习,我对党的忠诚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和忠诚。这种忠诚不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更是一种理性的坚守,是对党的事业的无限执着和全身心投入。我深刻认识到,政治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品质,是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人民至上,情怀更浓。现场教学环节中,我们走进XX区“幸福家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亲身感受了社区在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时间银行”“银龄互助”等养老服务创新项目,以及为独居老人建立的“一键呼叫”系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一位82岁的王奶奶拉着我们的手,满是感激地诉说着社区网格员的贴心照顾,那一刻,我深受触动。这让我联想到自己日常工作中接触的群众来信,去年曾收到一位农村低保户的求助信,反映医疗救助报销流程繁琐的问题。当时的我,仅仅认为按照政策办事就算尽责,却忽略了“流程繁琐”背后群众的奔波之苦。培训中,教授讲到“为民服务要避免‘政策空转’”时,我如梦初醒。民政工作直接服务于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老年群体,“人民”二字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之中。一份文件的表述是否通俗易懂,一项政策的落地是否方便群众,一次沟通是否耐心倾听,这些都是检验我们初心的“经验交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本领恐慌,动力更强。在学习过程中,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本领恐慌”的现实压力。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民政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作为一名民政文秘干部,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这种“本领恐慌”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力和紧迫感。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问题查摆:对标对表,找准差距所在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市民政局办公室干部党校学习党性分析报告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916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