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相关数据,结合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总体形势和部署要求,现就本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的总体情况、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一、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f势,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
(一)惩治力度持续加大,高压震慑效应凸显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83.4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50.2万件,立案22万件,处分18.5万人。其中,党纪处分13.9万人,政务处分6万人。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各项核心指标均呈上升态势,反映出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零容忍”的决心和力度,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持续巩固和深化。
从查处干部级别看,一季度处分省部级干部13人,厅局级干部1100余人,县处级干部8700余人,乡科级干部2.9万人,一般干部3.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1.3万人。这组数据清晰表明,我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严肃查处了少数“关键少数”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也坚决整治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彰显了纪律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二)“四种形态”运用精准深化,严管厚爱结合落地见效
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37.5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18.7万人次,占总人次的49.9%;运用第二种形态组织调整、纪律处分2.2万人次,占5.8%;运用第三种形态免职、降职等处理0.99万人次,占5.3%;运用第四种形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0.96万人次,占5.2%。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首次按照调整后的“四种形态”统计口径对外发布数据。新口径更加科学、精准,将谈话函询了结等情形不再纳入第一种形态统计,使得数据更能真实反映监督执纪的力度和精度。第一种形态占比接近50%,充分说明各级纪委监委将监督关口前移,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通过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等方式,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防止党员干部由“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真正体现了组织对干部的严管与厚爱。同时,第三、四种形态合计占比超过10%,表明纪检监察机关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坚决依规依纪依法予以严肃惩处,惩治腐败的利剑始终高悬。
(三)重点领域反腐纵深推进,一体化治理效能提升
一季度,金融、国有企业、医药、烟草、基建工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化,查处了一批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如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某干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等多名中管干部的落马,释放出对重点领域深化整治、绝不手软的强烈信号。这些案件的查处,不仅清除了“害群之马”,更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系统性治理,通过查办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不断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
(四)坚守人民立场,群众身边“拍蝇”力度不减
反腐败斗争的最终目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一季度处分的18.5万人中,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达13万人,占比超过70%,充分体现了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肃查处基层“微腐败”的坚定决心。自去年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对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严惩不贷,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当前审查调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审查调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的分析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96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