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民法院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司法实践,努力构建符合新时期审判工作实际、具有法院特色的廉政文化,切实发挥廉政文化在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对法院廉政建设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从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方面,对比分析了廉政文化与法院廉政文化的区别,明确了当前法院廉政文化建设要以法官为重点,着重抓好以下六项教育: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信念教育;二是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专业知识教育;四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教育;五是国际国内形势和政策教育六是反腐倡廉教育。同时,深入探讨了法院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抓根本,以人为本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大力提高法官的廉洁自律意识;抓关键,以领导者的倡导作用和表率作用发展法院廉政文化;抓机制,以严格的制度和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法院廉政文化;抓载体,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丰富法院廉政文化。最后,对当前法院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实践对策:一是发挥大宣教格局的作用,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形成“人人思廉”的良好习惯;二是重视日常监督与检查,强化责任意识,营造“人人督廉”的良好机制。三是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加强调查研究,搭建“制度保廉”的良好平台。四是充分调动外部因素,构建有效监督网络,努力探索“外部促廉”的有效方式。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为此,根据年初确定的调研课题,我们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法院廉政建设的经验总结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深刻变革的新时期,法院队伍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利用审判权和执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腐败行为,当这些腐败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时,法院的一切反腐败措施都将黯然失色。法院文化与腐败意识总是此消彼长的,如果没有法院廉政文化的支撑,让腐败文化占了上风,法院文化的先进性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们逐渐总结出法院文化建设的四点经验。
(一)培育先进的法院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司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法院文化建设作为法院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必须加以遵循。司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法院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法院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法院文化建设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二)培育先进的法院文化,必须丰富法院文化建设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法院文化只有通过多种载体和传播方式才能起到弘扬主旋律、提升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思想境界、弘扬正气、促进廉政、鞭挞腐败的作用,使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潜移默化地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如果载体单一、方式枯燥,将会很大程度影响法院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三)培育先进的法院文化,必须保证文化内容的先进性。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传播方式,用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思想教育、熏陶广大法官及其他人员,使大家在获得知识、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廉政文化的教育,思想得到升华,充分发挥法官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教育作用,以演讲、歌咏、书画展等为载体,对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廉政文化教育,使干警们在接受先进文化熏陶的同时,自觉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荣”的良好风尚。
(四)培育先进的法院文化,必须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法院制度文化是法院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法院干警以统一的方式和标准,对其行为和心理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严格院规院纪、树立法院形象的目标。近年来,我市各级法院各自制定出台《法院八小时外工作纪律》、《法院司法礼仪行为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为全市各级干警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标准和范围。调查显示,2006-2010年这五年期间,我市两级法院关于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廉政教育覆盖面越来越广,受教育人群越来越多,违法违纪干警人数越来越少的趋势。
二、廉政文化与法院廉政文化的区别
法院廉政文化既有廉政文化的共性,也有符合司法工作特点的个性,其核心价值观是为民、公正、清廉,其中“为民”是本质特征,“公正”是根本要求,“清廉”是内在要求。具体而论,法院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即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处于较低层次,思想文化属于较高层次。法院廉政思想文化需要科学规范的制度和一定的物质设施来保证,同时法院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体现法院思想文化。
(一)法院思想文化。廉政文化首先是一种思想文化,加强法院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用廉政的思想文化教育广大法官和工作人员,使廉洁司法成为广大法官共同的信仰、追求和自觉实践。法院思想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法官的道德文化,一方面指法官作为普通公民应具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道德品质,另一方面指法官应具有符合其职业特点的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等职业道德品质,自觉做到德化于本职、德化于自身、德化于社会;二是培育积极向上的司法文化,一方面要传承和发扬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秉公执法、清正廉明、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等优秀司法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借鉴和吸收权力制约、人人平等、权利至上等西方的优秀司法文化传统;三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官本位、权大于法、司法人情化等消极司法文化和腐朽文化,大力弘扬和倡导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符合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法院廉政文化。
(二)法院制度文化。廉政制度是法院廉政文化的规范化表现形式,是法官保持良好职业操守和公正廉洁司法的重要保障,而健康向上的法院廉政文化又促使法官更加自觉地遵守法院各项廉政制度。人民法院要结合“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一方面健全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即以民商事审判和执行工作为重点,对容易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岗位和环节、容易出现违规办案、不文明行为等岗位和环节上进行整改和规范,通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完善审判流程管理机制、探索推行廉政保证金制度等措施,构建规范司法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走访人大代表、邀请各界人士座谈、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建立网上投诉窗口等方式,保障监督渠道的畅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从制度上保证法院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法官的廉洁性。
(三)法院物质文化。法院物质文化是以有形的实物形态存在的文化,是法院在长期的审判与建设实践中逐步积累的、凝聚着法院思想文化的物质环境,直观反映法院建设成就和廉政文化的品位。具体到法院建筑的风格、审判法庭的布局、文化设施的建设、办公设备的现代化、司法装备和生活场所等都要展现廉政文化特色,凸显中外古今的廉政文化,展示“公正高效”、“清正廉洁”、“司法为民”等理念。通过加强法院物质文化建设,使法官在积极向上的廉政文化氛围中工作和生活,感受环境对自身言谈举止和行为的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廉政文化习惯。
三、加强法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加强法院廉政文化建设,是人民法院反腐倡廉的长期任务,也是一项基础工程,必须抓住重点内容有序进行。党的四代领导人都强调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大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小到我们每个同志的思想、学习和工作,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法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法院廉政文化建设核心是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在探索教育新路、取得教育实效上下功夫。我们认为,当前法院廉政文化建设要以法官为重点,着重抓好以下六项教育: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信念教育。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和实践,把理论武装同政治教育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同资本主义民主法制的根本区别,深刻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内在联系,加强纪律教育特别是政治纪律教育,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专业知识教育。一纸文凭定终身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方兴未艾。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渠道,加大对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尽可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学习愿望和要求,帮助他们丰富法律专业,知识切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4、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教育。我们党在八十多年的伟大奋斗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革命风格、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要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入持久地进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教育,牢固树立祖国的观念、人民的观念和党的观念。
5、国际国内形势和政策教育。人民法院作为国家专门审判机关,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就必须关注国内国际重大问题,了解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经常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从而增强工作的大局观、全局观。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法院廉政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90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