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践行初心使命,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履行好人民法院的使命担当。下面,我结合学习思考,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要在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上守初心、担使命、见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做好人民法院工作的“定海神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司法事业和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要落实到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确立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权在党中央。人民法院的权威来自党中央,人民法院的一切工作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人民法院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必须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是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必须强化理论学习,切实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重视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把马列经典著作的翻译和学习作为党的建设重点,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延安时期,我们党曾把5月5日马克思的生日定为“干部学习节”,号召“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重要文献,掀起了空前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党员干部如果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易庸俗,成为变质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做好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必须不断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总书记每一篇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带着感情学、带着信念学、带着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找一找在思想境界、工作作风、能力水平方面与初心使命的差距,在查摆反思中加深理解认识,改进提高,补齐短板。要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善于用蕴涵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加强互联网形势下的意识形态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西方国家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想方设法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围堵,互联网就是同我们争夺人心的重要阵地。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从根本上讲是道路制度之争、意识形态之争。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院领导、部门负责同志要抓好分管领域、所在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引导干警坚守信仰信念,保持政治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自觉同各种违背党的原则、违反党纪党规、损害党中央权威的现象作斗争,彻底清除错误思潮的影响。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必须建立健全人民法院党的建设的组织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实现全覆盖。要不断增强人民法院党建工作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人民法院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的各领域、各环节。要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保持每一位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组领导下的,机关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组织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公正司法的法院管理体系;司法为民、服务群众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真正把党的领导贯彻于人民法院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人民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必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对党忠诚。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是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作为法院人,初心使命的第一要义就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就是要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政法机关党组织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规定》,对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重大敏感案件,要及时向同级党委和党委政法委请示报告,在涉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个人有关事项时,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切实把请示报告和履职尽责统一起来。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有之”“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时时刻刻检视自己,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在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
二、要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守初心、担使命、见实效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99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有着9000万名党员,在近14亿人口国家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党,就在于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决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为全党树立了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司法工作人民性的本质属性没有变,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掌好、用好司法权。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司法理念、体制机制、工作方法创新,让司法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推行网上立案,全天侯为民服务。加大民生权益保障力度,开展家事审判改革,建设道交一体化平台,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加大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力度,公正高效审理涉及民生的案件,让老百姓及时拿到“真金白银”。法院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打造成共享法治发展成果的城市地标,等等。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司法为民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干警宗旨意识不牢,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淡漠,对群众关心关注的案件不上心、不用心,有的案件长期解决不了;有的特权思想严重,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对群众“冷、横、硬、烦、推”,不能从群众的感受考虑问题、办理案件;有的群众工作能力不强,不愿面对当事人,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害怕面对当事人。我们要通过主题教育,牢记宗旨、践行初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切实增进群众感情。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语重心长地引用了河南内乡古县衙一幅对联:河南内乡古县衙有一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用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我们都来自人民,是人民供养我们,我们手中的权力更是人民给予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干警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案件,每次接访、开庭难免遇到当事人的吵闹和纠缠,但是我们要换位思考,充分认识到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想打官司,到了法院都希望受到热情接待、公平对待。要培养亲民、敬民的理念与情怀,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接访、审判、执行等工作,尊重、维护每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去做事,冰冷的法条也就拥有了暖意,司法的理性也增加了温情。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法院专题党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开创新时代法院工作新局面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86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