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组织召开全区信访工作现场会暨信访业务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区信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聚焦信访工作法治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四应四不”等顽瘴痼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能力,奋力开创我区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刚才,XX同志和XX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和经验介绍,讲得都很实在,也很有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形势与任务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信访战线的同志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推动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区信访工作呈现出稳中向好、向上向善的积极态势。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区三级信访总量同比下降超过30%,部分领域的降幅甚至更大。这一下降,不是简单地压制和回避矛盾,而是我们源头治理、多元化解工作取得实效的直接体现。更值得肯定的是,我们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区申诉求决类初次信访事项导入法定程序办理的占比已经接近70%,这标志着我们“依法办”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群众依法信访、部门依法履职的良好秩序正在加速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在座各位以及全区广大信访干部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奋战在信访工作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信访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挑战性依然不容低估。我们必须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形势。一方面,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各类利益诉求交织叠加,新旧矛盾相互作用,信访工作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依然突出。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工作中,一些深层次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单位和干部对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行动上存在偏差;有的在处理信访事项时,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怕、慢、假、庸、散”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应受理而不受理、应办理而不办理、应追责而不追责、应查处而不查处”的“四应四不”问题,在个别单位和领域还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硬骨头”。召开此次会议,就是要突出问题导向,把脉会诊、对症下药,推动全区信访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行稳致远。
二、聚焦核心,精准发力,全面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全区上下必须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信访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深刻把握“五个法治化”的核心要义,构建权责清晰的信访工作新秩序。
“五个法治化”——即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和维护秩序法治化,是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四梁八柱”,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总遵循。
第一,要聚力于“预防法治化”,将矛盾化解在源头。最好的信访工作,就是没有信访。我们必须把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各单位在出台重大政策、实施重大项目前,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要健全完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发挥好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等各方力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第二,要规范于“受理法治化”,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受理是信访工作的“第一道关口”。我们必须严格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对群众的诉求,要热情接待、认真倾听、精准甄别。要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条例》规定,明确受理范围,对属于信访渠道解决的,必须及时受理、录入系统;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出具书面告知,并清晰指明解决路径,确保群众诉求“投告有门、各行其道”。
第三,要精準于“办理法治化”,确保案结事了。办理是信访工作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问题能否实质性解决。各责任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时限办理信访事项,做到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合规、处理恰当公正。要坚决杜绝程序空转、敷衍塞责的现象,真正实现从“程序性办结”向“实质性化解”的转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区全区信访工作现场会暨信访业务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73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