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思政引领力的方法路径

2025-09-19 06: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思政引领力在教育强国“六大特质”中居于首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引领性作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严峻复杂,青年学生思想观念更趋多样活跃。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提升思政引领力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应坚持多维发力、深耕细作,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1.加强党的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关乎教育的性质,关乎教育的兴衰成败,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政工作行稳致远的“定海神针”,是凝魂聚气、筑牢思想根基的核心,是提升高校思政引领力的关键。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提升高校思政引领力,必须强化政治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确保党中央关于思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生根。

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深度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性质不变、立场不移、方向不偏、道路不改。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和促进各方通力合作,汇聚起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建立校地、校企合作机制,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思政教育。积极关注并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将地方的发展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中,完善家校沟通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目标同向、资源同聚、责任同担的育人共同体。

2.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主体能力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刻阐明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体现了优秀教师的崇高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铸魂强师的重要精神力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增强思政引领力的方法路径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42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