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2

2025-09-19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同志们:

每次谈到精神文明,我总会想起一些具体的人和事。我想起上个月XX区那位在暴雨中默默为下水道口撑起雨伞,防止行人踩空的环卫工人;想起去年XX县那位发现邻居老人几天没出门,主动上门探望,结果救了老人一命的社区网格员;也想起那群放弃假期休息,常年在“爱心食堂”为孤寡老人做饭的志愿者们。

这些,就是我心中XX市最美的风景。它们不是冰冷的指标,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温暖的、充满力量的故事。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我们这座城市的品格与温度。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讨论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让文明的阳光,能够普照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人的心房。

一、要善于看见力量,在平凡的善举中感受城市的温度

精神文明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就体现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它是一种力量,一种于无声处润泽人心的力量。

这种力量,源于我们血脉中的善良与淳朴。前不久,XX县一位出租车司机,拾到乘客遗落的装有20万元现金和重要合同的皮包,毫不犹豫地交还失主,婉拒了酬谢。他说,“不是我的钱,一分都不能要”。朴实的话语,闪耀着金子般的人性光辉。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从捐献器官的普通工人,到见义勇为的外卖小哥,再到数十年如一日照顾残疾邻里的退休教师。他们都是平凡人,却用不平凡的善举,支撑起了我们这座城市的道德大厦。正是这些凡人善举,让我们的城市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向上的力量。

这种力量,源于我们共同营造的文明风尚。大家现在走在街头,会发现一个很直观的变化:主动礼让行人的车辆越来越多了,排队等候的秩序越来越好了,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现象越来越少了。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无数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市连续五年开展的“文明交通”主题实践活动,是超过89万名注册志愿者累计超过1200万小时的服务奉献,是我们每一个市民从“我”做起,用自己的行动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文明,不是少数人的“表演”,而是多数人的“习惯”。当文明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座城市就拥有了最强大的软实力。

这种力量,源于我们用心打造的文化家园。一座没有文化滋养的城市,是荒芜的。这几年,我们下大力气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市新建和改造了200多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了50个“城市书房”,每年举办超过5000场次的群众文化活动。我看到,在社区的“百姓舞台”上,阿姨们的广场舞跳出了精气神;在“城市书房”里,孩子们沉浸在书的海洋;在博物馆、美术馆里,市民们静静地感受着艺术的熏陶。文化,正在以一种可触摸、可感知的方式,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的城市更具魅力和底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2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29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