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国家、XX省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抓项目促投资的系列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部署下一阶段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为XX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刚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同志解读了《XX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案》,并发布了项目实施计划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的同志也分别就工业项目用地和环评审批政策进行了解读;几家优秀企业的负责同志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听了很受启发。这些发言内容翔实、案例鲜活,充分展现了我市企业家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扎根实业的坚定执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转化为推动自身企业发展的实际行动。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大势,深刻把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正在深刻重塑各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可以说,不拥抱变化,就会被时代淘汰;不主动转型,就将在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失去立足之地。
从国家层面看,党中央高瞻远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作出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创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其关键载体正是经过深度改造升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近期推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更直接为传统产业的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政策窗口和市场机遇。这绝非简单的设备替换,而是一场旨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深刻变革。
从XX省的部署来看,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支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全省上下“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各地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十分明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如果我们不能紧跟全省步伐,不能在这一轮产业升级浪潮中抢占先机,就有可能被边缘化,发展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反观我市,工业一直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我们拥有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沉淀了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市场的骨干企业,也培育了一支懂技术、会经营、能吃苦的企业家和产业工人队伍。这是我们推动改造升级的坚实基础和宝贵财富。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背后隐忧不少。部分传统产业“傻大黑粗”的标签还没有彻底撕掉,产品附加值不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链条短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企业的生产设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能耗、物耗和环保压力巨大;全市工业投资后劲不足、转型步伐相对缓慢的问题也客观存在,这直接制约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因此,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对XX市而言,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须答好、且刻不容缓的“必答题”。这不仅是关系到单个企业生死存亡的生存之战,更是关系到XX市未来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它既是稳定当前工业增长、扩大有效投资的现实需要,更是培育新动能、构筑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企业家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投身到这场关系XX未来的硬仗之中。
二、聚焦重点,以系统思维和精准举措打好改造升级攻坚战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撒胡椒面”,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找准主攻方向,实施精准滴灌。根据市里出台的方案和计划,未来一个时期,要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第一,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引擎,全力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数字经济是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如果说过去的工业化是“电”的革命,那么今天的产业变革就是“数”的革命。传统产业只有插上“数字的翅膀”,才能实现凤凰涅槃。
一是要加快“智改数转”的步伐。要引导企业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一把手”工程,从生产线、车间到整个工厂,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系统性改造。要支持企业广泛应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工业机器人等,减少生产线上的人工干预,提升生产过程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刚才,XX通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XX同志提到,他们正在推进的智慧工厂项目,已经引入了具备传感器接口的高自动化设备50台,并更新了10套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生产关键参数的精准掌控,不仅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节能降耗效果也十分明显。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智能化的投入,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益和竞争力。我们要鼓励更多企业像XX通达化学一样,大胆投入,敢于尝试,从“制造”迈向“智造”。
二是要深化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现产业数字化的关键基础设施。要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集成共享和智能分析。要鼓励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通过订阅云服务等低成本方式,接入行业性或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共享平台提供的设计优化、协同制造、故障预警、远程运维等服务,解决自身“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
三是要激活数据要素的价值。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要引导企业树立“数据是资产”的理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生产产品,更要生产和积累数据。要探索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对海量工业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挖掘,用数据洞察市场需求、优化生产流程、创新商业模式。比如,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预测性维护,变被动维修为主动保养,大幅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通过对市场销售数据的分析,可以指导企业实现柔性生产,快速响应个性化、定制化的市场需求。
第二,以绿色低-碳为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25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