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同志: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结合近期参加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的学习内容,以及个人对《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研读思考,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概念,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和体会,希望能与各位同志交流互鉴,共同深化理解、凝聚共识。
一、深化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与理论价值
通过原原本本研读《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篇章我感到,“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更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指向十分明确的时代命题。它深刻回答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以什么样的生产力、如何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首先,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其生成的根本动力上。它不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简单改良或量的叠加,而是一种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质变。其本质是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这与以往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有着根本区别。这一点对我区的发展具有极强的警示和指导意义。过去,我们可能更习惯于在存量上做文章,在规模上求效益。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的基点真正转移到创新驱动上来。
其次,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在其发展的核心追求上。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鲜明特征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这清晰地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评价的标准。发展的目的不再仅仅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是要实现更可持续、更具韧性、更有效率的增长。这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模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深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