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XX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五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紧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体目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就。镇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城乡面貌发生深刻蝶变,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彰显,成功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XX镇在“十四五”期间的主要工作亮点与成就。
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产业振兴构筑新优势
“十四五”期间,XX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产业振兴为核心引擎,推动镇域经济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XX镇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据统计,截至2025年底,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历史性突破15亿元大关,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6.5%,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发展势头强劲,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县前列。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产提质增效,二产转型升级,三产活力迸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全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为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了全镇人民。
(二)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富民效应日益凸显。
XX镇立足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以有机果蔬种植和生态养殖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技术服务,成功培育省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1家,有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全镇累计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8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显著增强,深加工率由“十三五”末的不足40%提升至65%,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五年间累计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超过1.2万元。
在品牌建设方面,XX镇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格局,重点培育了“XX村特色浆果、草莓、香瓜”“XX村葡萄”以及“XX村、XX村肉牛养殖”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这些品牌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更通过订单农业、就近务工等方式,累计带动周边40余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让农民在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
进入2025年,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XX村在巩固特色种植优势的基础上,敏锐捕捉市场新需求,积极拓展产业边界,大力发展牛蛙、虾、蟹等特色水产养殖。根据初步测算,仅牛蛙养殖一个项目,即可带动村内15户农户实现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新建的虾蟹混养基地则为另外20余户家庭开辟了稳定的收入渠道,让“水里的财富”真正流进了百姓的口袋,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城乡面貌实现新蝶变
XX镇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优化发展环境的先手棋,五年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5亿元,统筹推进农田、交通、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建设,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和整体面貌的焕然一新。
(一)农田水利设施固本强基,农业根基更加稳固。
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XX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中之重。五年间,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整合涉农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多渠道筹资模式,累计投入近1亿元,强力推进8.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项目区内“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步推进了河渠垃圾的全面清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疏通河道,加固堤坝,有效提升了防洪排涝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二)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丰硕。
XX镇坚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标准,着力打通交通瓶颈,畅通发展“大动脉”和民生“微循环”。“十四五”期间,全镇新建水泥路65公里,提质升级砂石路84公里,行政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屯也基本实现通路。2025年,交通建设力度不减,年内完成了XX、XX、XX、XX等村的公路硬化8公里,并对部分关键路段实施了拓宽改造,总长度达622米,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XX镇“十四五”期间主要成就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774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