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坚持统筹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发展道路,既强调把握技术革命机遇,又注重防范系统性风险,展现出大国治理的前瞻性与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当前,面对技术迭代与规则重构的双重挑战,我国应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速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人工智能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实现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实现突围与突破
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我国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人工智能定位为“新的增长引擎”,2022年至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人工智能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不断实现突围与突破。在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的情况下,我国国产深度学习框架进入全球主流行列,部分大模型参数规模超千亿、关键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人脸识别、图像处理等计算机视觉技术保持领先,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广泛。我国智能算力建设加快推进,多个国家级算力枢纽陆续建成,成为全球少数兼具算力与数据优势的国家。2024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达32%,数据生产总量首次突破40ZB。另外,我国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已从试点走向广泛覆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人工智能广泛嵌入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场景;在医疗健康领域,辅助诊断、药物研发、手术机器人日益普及;在制造领域,智能质检、预测维护、智能仓储显著提升效率;在消费和金融领域,智能推荐、风控系统、虚拟助手等技术深度渗透,人工智能运维体系加速推动产业升级。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与完整产业体系,人工智能有望迎来持续突破。在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需要继续加强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掌握技术主动权。在高端芯片、基础算法等核心技术领域,必须坚持从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等方面取得持续突破,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问题。未来“人工智能+”行动将全面改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模式,为此,一方面要深化产业应用,依托我国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市场优势,促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完善创新生态,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提高技术转化与应用效能。
在技术迭代中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治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770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