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产业,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大力发展智能经济,将有力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智能经济相关概念演进
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经历了由信息经济向数字经济、正在迈向智能经济发展阶段。
从政策发展趋势看,我国先后发布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等发展政策。“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将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大力发展信息经济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面向“十五五”时期,大模型、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将进一步引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智能经济相关战略将陆续出台。
从技术驱动视角看,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到智能经济是技术经济范式演进的必然趋势。技术经济范式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内的主导技术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生产的范围、规模和水平。信息经济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与快速扩散而发展壮大。20世纪中后期,微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不断演进并加速应用,以软件、通信、电子制造等为代表的产业快速发展,并衍生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信息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同时数据成为驱动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智能经济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产生的经济新范式。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社会中扩散和工程化,不断提升经济系统自主决策、精准执行等能动性,螺旋式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优化和重构。
从信息经济到数字经济,再到智能经济,不仅是技术升级的结果,更是从生产要素结构优化到生产力跃升,再到生产关系重构的系统性跃迁。
在生产要素方面,数据与新劳动力成为重要变革力量。信息经济的发展最早产生了数据,数字经济推动数据升级为新型生产要素,智能经济则将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充分释放。同时,智能经济的发展首次推动传统劳动力要素向人与机器协同的新劳动力要素转变。
在生产力方面,实现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生产力的转变。信息经济通过技术手段将传统业务信息电子化,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数字经济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重构经济发展模式。智能经济则基于高质量数据集与大模型等构建以智能系统为主导的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的新型生产方式,极大提升能动性。
在生产关系方面,智能经济推动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数字经济开始改变生产关系,产生出平台组织、数字政府等新的组织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而智能经济将对生产关系产生深层次变革,智能系统逐步成为参与生产和协同的新型主体,人机协同成为主流组织形式,推动经济运行机制从“人控型”向“协同型、自治型”演化。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技术经济双向赋能、人工智能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智能经济大幕开启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769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