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政府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尤其是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一批“数智员工”也应用到政务场景。作为一款开源大模型,DeepSeek凭借其在成本和性能上的优势,在政务服务、公共管理和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从智能应答到自动化审批,人工智能通过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和实时优化服务流程,显著提升了政务办理效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政务应用在提升效能的同时,其所带来的政务员工失业风险、政务算法黑箱、政务数据安全泄露风险等也亟待防范。如何在拥抱技术红利的同时规避潜在政务服务风险,是数字政府建设面临的关键课题。
破解技术风险、构建良性的数字政府治理生态要求突破传统治理范式的单向度改革思维,需要形成“技术向善、制度护航、生态共建”的治理格局。
公务员数字能力是关键。“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公务员是政务服务中的关键要素。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发挥好人工智能政务服务价值功能关键就在于人,即有数字能力的公务员。因此,推动公务员数字能力发展,加速培育既能驾驭技术逻辑又深谙治理规律的人员队伍,成为破解公务员结构性职业危机、建设有人文关怀数字政府的关键路径。地方政府可通过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将基层人员转型为系统运维专员和服务流程设计师,既保留人力资源价值,又提升政务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同时,注重加强构建人机协作服务模式,让人工智能承担标准化工作,使政务人员更专注于政策解读、复杂案例处置等需人性化判断的领域。此外,重塑公务员数字能力,还要重点培养其监督算法的能力,探索建立责任追溯机制等。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如何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政务服务风险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767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