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征求意见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大学的规划编制团队就我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的编制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各位与会同志结合各自分管领域和工作实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建议,讨论很深入,氛围很热烈。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意见征求会,也是一次思想碰撞会,更是一次编制工作的推进会。“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xx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规划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五年我市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成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凝聚共识,汇聚智慧,共同绘制好这幅引领xx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要登高望远,深刻把握规划编制的时与势
编制五年规划,不能仅仅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更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洞察发展大势,将xx的发展置于国家和省的重大战略布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定位。这就像下棋,既要看清自家棋盘的局势,更要明了整个棋局的走向,才能下出妙手、赢得主动。
(一)要对标对表把准“方向盘”。方向错了,努力白费。确保xx的发展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是我们编制规划的首要前提。这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战略部署与决策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时刻保持与国家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同频共振,深刻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等战略蕴含的深层逻辑和对xx的内在要求。要把上级精神吃透,将其作为我们规划编制的“定盘星”和“导航仪”,确保我们的规划在政治方向、发展导向、工作指向上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绝不跑偏、绝不掉队。
(二)要审时度势抢占“制高点”。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深入研究“十五五”时期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新趋势,特别是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等带来的深刻影响。要善于从挑战中发现机遇,在变局中开创新局。规划编制要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提前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要立足市情找准“坐标系”。找准自身定位,是科学编制规划的基础。xx有xx的市情,有自身的优势和短板。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对接国家战略;也要脚踏实地,立足本地实际。必须深入开展市情再认识、再研究,全面摸清我们的家底:我们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生态环境承载力到底是什么水平?我们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找准xx在国家和省发展大格局中的“坐标系”和“定位点”,才能编制出一个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富有xx特色的规划,避免“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
二、要聚焦特色,精心谋划xx发展的根与魂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在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本地发展。xx的发展规划,必须紧紧围绕我市的核心优势,做足特色文章,深挖潜力价值,把规划的战略谋划和项目布局深深扎根于xx的沃土之中,体现xx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这样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执行力。
(一)要深耕现代农业“升级田”。农业是xx的底色和基本盘,但传统农业大市不等于农业强市。规划必须聚焦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从“大”到“强”的转变。这就像种地,不能总是老品种、老办法,要引入良种良法,精耕细作。要紧紧围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做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谋划推动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业应用、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等方面的重大项目,让“中国大豆之乡”等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二)要点靓矿产资源“绿底色”。矿产资源是老天爷赐予xx的宝贵财富,但开发不等于破坏,利用不等于浪费。规划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焦矿产资源的绿色开发与高效利用。要坚决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旧观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谋划引入先进的绿色开采技术和循环利用模式,推动矿业经济向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要着力规划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同时守护好xx的绿水青山,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要畅通枢纽经济“大动脉”。xx地处“两省四市”交汇处的独特区位,是我们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资本。规划必须聚焦这一枢纽功能的强化与提升,下大力气谋划。这就如同疏通人体的“动脉血管”,血管通畅,养分才能输送全身。要围绕构建内通外联、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谋划一批重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要积极发展物流仓储、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等枢纽偏好型产业,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协作,努力把xx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集散中心和产业协作桥梁,让枢纽真正“流”起来、“活”起来、“旺”起来。
三、要聚力落实,充分凝聚规划编制的智与力
编制规划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规划从“纸上”落到“地上”,真正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行动指南。一个好的规划,必须是可操作、可执行、可评估的。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强化落实导向,建立健全保障规划实施的机制,广泛凝聚共识与合力,确保规划中的重点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要深化对接畅通“传导链”。规划编制不是高校团队的单方面作业,而是双方深度互动、共同创作的过程。必须加强与xx大学规划编制团队的沟通对接,这个过程要贯穿规划编制的始终。各部门、各乡镇不能当“甩手掌柜”,要主动上前,深度参与。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本领域、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基础数据、发展设想和项目需求,帮助编制团队更深入地理解xx、吃透市情。同时,也要积极理解、消化和吸收团队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确保规划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确保战略意图能够准确无误地传导到规划文本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项目中去。
(二)要健全机制筑牢“保障网”。规划的生命在于实施,实施的关键在于机制。必须未雨绸缪,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规划实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要建立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动态调整优化,确保规划不僵化、不脱节,始终与发展实际保持同步。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相关考核,奖优罚劣,激发各级各部门落实规划的内生动力,形成“规划-实施-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
(三)要汇聚众智绘好“同心圆”。规划编制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过程。今天的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征求意见不应止步于此。要坚持开门编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要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中来。这样编制出的规划,才更能体现社会意愿,更能凝聚社会共识,更能激发社会各界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当全市上下都认为规划是自己的规划,都愿意为规划的实施贡献力量时,我们就能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大合力,共同绘就xx“十五五”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同志们,编制好“十五五”规划,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战略工程。希望大家以对xx发展高度负责、对xx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深入思考,积极建言献策,密切配合协作,共同努力编制出一个符合中省精神、切合xx实际、顺应人民期盼的高质量规划纲要,为xx未来五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区委书记在全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听取了全区“十五五”时期项目储备情况的汇报,相关专班和部门也作了补充发言。这次会议既是一次阶段性的工作推进会,也是一次集思广益的研讨会,更是一次决战决胜的动员会。“十五五”时期是xx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项目谋划储备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未来五年我们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能否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园区、大抓企业”为核心思路,全力以赴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为xx的未来奠定坚实根基。
一、要把准方向,深刻认识项目谋划的时与势
谋划项目,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必须胸怀大局、着眼长远,深刻把握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确保我们的谋划工作与时代同频、与发展共振。
(一)要胸怀大局,把准“定盘星”。项目谋划首先要解决的是方向问题。我们必须自觉将xx的发展置于国家、省、市发展的大格局中来思考和定位。要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产业政策方向和区域发展战略,确保我们谋划的项目符合上级精神、切合发展大势。要紧紧围绕全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定位,使每一个项目的谋划都服务于xx长远发展的需要,都致力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我们的项目才能获得更广泛的支持,才能行稳致远,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要立足区情,找准“坐标系”。认清自己是谋划未来的基础。xx有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现实条件。我们谋划项目,绝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深入分析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比如我们的龙头企业基础、一定的产业集聚、特定的资源条件等;更要清醒认识我们的短板是什么,比如产业链条不长、创新能力不强、要素保障压力等。要使谋划的项目与我们的发展阶段、资源环境承载力和财力水平相匹配,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要聚焦产业,筑牢“压舱石”。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支撑。xx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产业,希望在产业。我们的项目谋划必须紧紧围绕“大抓产业”这个核心,突出产业导向。要聚焦实体经济,紧盯产业链的缺失环节和升级方向,谋划一批能够强链、补链、延链的产业项目。要突出制造业这个根基,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谋划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业项目。要通过精准的产业项目谋划,不断夯实我们的产业根基,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提升我们的产业能级,真正让产业成为xx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压舱石”。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3篇)“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征求意见会议的讲话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688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