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六十载雪域高原谱新篇
六十年团结奋斗,一甲子春华秋实。近日,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辉煌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西藏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清晰路径、注入了磅礴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这不仅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治藏稳藏兴藏之成功密钥,更是未来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当深刻领悟其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使命担当,争当“四件大事”的坚定执行者和奋勇实践者。
筑牢“稳定”压舱石,在维护社会和谐安宁中彰显党性担当。稳定是西藏繁荣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坚实底座。西藏地处反分裂斗争前沿,维护社会稳定对于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保障各族群众根本利益,实现长治久安具有极端重要性。它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关乎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对党忠诚的卫士,必须深刻认识维护稳定的极端重要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活动作斗争,筑牢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团结。要深入落实各项维稳措施,提升预见、预警、预防能力,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夯实社会稳定的人心基础。
激活“发展”新引擎,在推动高原经济提质增效中践行初心使命。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关乎西藏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乎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进程,关乎西藏社会持续稳定的物质基础。西藏资源禀赋独特,战略地位重要,抓住新发展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至关重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做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要彻底摒弃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将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立足西藏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区域布局、项目引进,确保发展思路、政策举措、工作成效都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要勇于打破思想藩篱,敢于啃硬骨头,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提升履职能力,学习先进经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
绘就“生态”高颜值,在守护地球第三极生灵草木中展现历史作为。生态是西藏最厚重的底色、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潜力所在。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其生态地位独一无二,生态保护责任重于泰山。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对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贡献。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是实现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国之大者”。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肩负的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高度,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要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草原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工程,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雪域高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色成为西藏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锻造“强边”铁肩膀,在巩固边疆地区安全屏障中淬炼忠诚本色。强边固防是西藏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西藏边境线长,守土固边责任重大。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防,对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构筑国家安全屏障、促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做兴边稳边固边的“坚强柱石”,要时刻牢记“边防无小事”,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要支持配合边防基础设施建设、联防管控体系建设,筑牢人民边防的钢铁长城。要深入落实各项兴边富民政策,大力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拓宽边民就业增收渠道,引导鼓励群众扎根边陲、守护国土、建设家乡,确保边疆巩固和边境安全具有更广泛、更深厚的群众基础。要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长期建设西藏、奉献边防,用实际行动书写爱国守边的时代新篇。
六十载砥砺奋进,新征程号角嘹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党员干部当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将殷殷嘱托转化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生动实践与卓越成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雪域高原的磅礴力量。
同心同德六十载雪域高原铸辉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60周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在党的领导下各族儿女携手奋进的壮丽史诗。60年来,从封建农奴制的枷锁中挣脱,到如今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这片高原大地始终镌刻着“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也见证着“一步一印铸辉煌”的实干足迹。六十载风雨同舟,六十载砥砺前行,成就的取得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源于各族人民的同心同德,更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笃定追随。
信念如磐,一颗红心映高原。信念是前行的灯塔,在雪域高原的发展历程中,“跟党走”始终是各族人民最鲜明的政治底色。60年前,党的光辉照亮了西藏的每一寸土地,彻底终结了延续千年的封建农奴制,让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从此开启了历史新纪元。从那一刻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的真理,便深深融入高原儿女的血脉之中。六十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高原人民对党的忠诚从未动摇。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共同守护着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始终坚定地与党同心同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誓言。这种根植于灵魂深处的信念,化作了抵御风浪的精神铠甲,成为推动西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如今,行走在高原大地,随处可见各族群众对党的真挚情感。从牧区帐篷里悬挂的领袖画像,到城镇街道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无不彰显着“一颗红心向太阳”的赤诚。这种信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历经六十载岁月沉淀的理性认同,是无数实践证明的历史选择,更是面向未来的坚定承诺。
实干为笔,双脚丈量兴藏路。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拼搏。六十年来,西藏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族人民的勤劳双手,把蓝图变为现实。从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到特色产业的兴起,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社会事业的进步,每一项成就都是实干精神的生动诠释。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高原儿女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公路、铁路、机场如一条条纽带,将雪域高原与祖国各地紧密相连,曾经的闭塞之地如今成为开放前沿。这些工程的背后,是建设者们顶风雪、战严寒的坚守,是“缺氧不缺精神”的担当,更是“一步一印”的执着追求。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实干。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西藏大力发展旅游业、特色农牧业、民族手工业等产业,让群众在发展中受益。从传统的游牧生活到现代的产业工人,从单一的生产方式到多元的经营模式,每一次转变都凝聚着实干的汗水,每一点进步都彰显着奋斗的价值。六十载的实干,让西藏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民生为要,万家灯火暖人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民。六十年来,西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感受党的温暖。从教育普及到医疗改善,从住房保障到社会保障,民生领域的每一个进步,都让高原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教育是民生之基。六十年来,西藏的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如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高原儿女走出大山,接受良好的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教育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人口素质,更为西藏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医疗是民生之需。曾经的西藏,缺医少药是常态,疾病肆虐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健康。六十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培养了一批本土医疗人才。如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人均寿命大幅提高,曾经的“绝症”不再可怕,健康西藏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六十年来,西藏的民生改善体现在每一个家庭的笑容里,体现在每一个群众的生活中。从土坯房到安居房,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从通讯闭塞到网络畅通,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让“同心同德跟党走”有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春华秋实。西藏的发展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党的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的光辉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原儿女要继续秉承“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发扬“一步一印铸辉煌”的实干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携手并进,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而不懈奋斗,让雪域高原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风华正茂60年:永远跟党走谱写新篇章
8月20日中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乘专机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山河焕彩。从雪域高原的晨曦初露到新时代的霞光万道,西藏自治区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这六十年,是信仰扎根高原的六十年,是各族群众心手相牵的六十年,更是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瘠走向繁荣的六十年。站在六十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要始终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将其融入高原的每一寸土地,奋力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党旗引航,在发展征程中筑牢根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党的领导始终是西藏发展的定盘星。六十年来,党中央始终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以顶层设计的远见与精准施策的温度,为高原发展锚定方向。从民主改革打破千年农奴制的枷锁,让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地生根,赋予这片土地自主发展的制度保障;从“全国支援西藏”的深情接力,到新时代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的政策如高原上的阳光,穿透云层、温暖人心。发展的根基,扎在民生改善的土壤里。曾经,雪域高原的路是“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如今,公路成网、铁路飞驰、航空通达,现代交通体系让高原不再遥远;曾经,“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如今,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高原特色农牧产品走向全国,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曾经,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如今,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这一切变化,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原的生动实践。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7篇)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稿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641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