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先进典型宣传表彰工作的系统性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先进典型宣传表彰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充分彰显先进典型在引领社会风尚、培育时代新人中的关键作用,促进社会美德建设与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度融合,塑造并强化区域精神文明品牌,为推动本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与核心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战略部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着力点,致力于构建一套常态长效、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先进典型工作体系,使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内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价值追求,外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自觉行动。
(二)核心目标
1.机制系统化目标:探索并建立起一套覆盖发掘、举荐、审核、储备、培育、宣传、关爱、管理全链条的闭环工作机制。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责任明晰、运行高效,从根本上提升先进典型工作的科学性与持续性。
2.社会风尚引领目标:通过系统性工作,着力培树和宣传一批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积极践行诚信道义、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与集体。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浓厚文化氛围。
3.区域品牌塑造目标:将先进典型宣传表彰工作与区域品牌建设深度融合,打造一个更具影响力、感召力和美誉度的“信义XX”精神品牌。通过榜样的力量,凝聚起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磅礴精神伟力,为将本区建设成为XX市的“首善之区”奠定坚实的精神文明基础。
二、构建全链条常态化工作机制
建立一个从源头活水到百川归海的完整工作链条,是确保先进典型能源源不断涌现并发挥长效作用的根本保障。
(一)拓宽源头发现机制
1.拓宽发现渠道:各级各部门、各镇(街道)需改变“坐等上报”的被动模式,主动作为。要聚焦于区域发展的大局、大势、大事,围绕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项目推进、重要任务攻坚等中心工作,深入发掘在关键岗位上作出卓越贡献的模范。同时,要将视野下沉,深入基层社区、企业车间、田间地头进行走访调研,发掘那些来自生产一线、群众基础深厚、事迹真实感人、于平凡中见伟大的“身边榜样”。
2.创新发现方式: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等手段,从线上社群、媒体报道中捕捉先进事迹线索。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评选活动,如“最美职工”、“身边好人”、“诚信商户”、“模范家庭”等,构建起覆盖全面、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典型群体格局,确保行行有榜样、人人有标杆。
(二)规范呈报与动态管理机制
1.规范呈报流程:建立权责统一的举荐呈报制度。区直各部门(单位)需立足本行业、本系统,各镇(街道)需立足本辖区,每年定期开展先进典型的梳理与推荐工作。严格实行“谁推报、谁负责”的原则,推报单位需对候选典型的先进性、真实性、代表性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并对其后续发展履行初步的管理与联系责任。
2.建立联络员制度:各单位需明确一名工作联络员,负责先进典型相关信息的日常沟通、材料报送与工作对接,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无阻。
3.构建动态信息储备库:依托“区信义信息平台”,构建一个覆盖全区、分层分类、动态更新的“先进典型信息储备库”。该储备库将纳入各级各类、不同领域的先进典型信息。办公室将对入库典型进行系统性梳理,按照表彰级别、所属行业、模范类别等维度进行划分,实行动态管理。对于事迹突出、影响扩大的典型,及时向上级推荐;对于出现情况变化的典型,及时更新信息;对于新涌现的典型,及时补充入库。通过这种动态管理,形成“老典型精神不朽,新典型层出不穷”的良性循环与科学梯次,确保典型宣传工作始终保持连续性与创新性,真正做到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宣传一批。
(三)深化跟踪培育与梯队建设机制
1.实施个性化培育方案:各级各部门需对纳入视野、特别是进入储备库的中长期培育对象,进行系统性分析。根据其个人特长、发展潜力和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包含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岗位锻炼、交流研修等内容的个性化成长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为其提供施展才华、提升能力的舞台。
2.构建典型成长梯队:要注重长远规划与持续用力。在重大典型的培育过程中,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进行长期跟踪,及时分析其发展动态,掌握其思想状况,积极为其争取更高级别的荣誉和社会认可,不断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同时,要高度重视新老典型的结合,充分发挥已受上级表彰的老典型的“传帮带”作用,并着力发现和培育在当前各项工作中不断涌现的新生力量,推动新典型源源不断、老典型提档升级,形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先进典型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