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作为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紧扣“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核心任务,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以“实”的举措推动党建与人大业务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锚定“两个维护”,以政治建设铸牢管党治党“根与魂”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把握“人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坚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从政治上凝心铸魂,推动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抓学习强根基,让理论武装“入脑入心”。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上半年主持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8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专题,开展集中学习6次、专题研讨4次。创新“人大讲堂+田间课堂”双轨学习模式,邀请县委党校专家作《新时代人大工作的使命与担当》辅导报告3场,组织机关干部赴县党史馆、XX革命旧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2次,结合“代表接待日”活动,组织12名党员代表深入乡镇与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个人坚持“每日半小时”自学,撰写学习笔记2万余字、心得体会4篇,带动机关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二是抓贯彻强执行,让党的领导“落细落小”。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上半年向县委请示报告人大重点工作、重大活动11次,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工作全过程。在县委领导下,牵头制定《县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视察”等6项重点工作纳入县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推动人大工作与县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例如,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专项监督中,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监督方案,我带头带队深入12个社区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37条,推动相关部门解决“飞线充电”“停车位不足”等问题19个,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有号召、人大有行动”。
三是抓意识形态强阵地,让思想引领“可感可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人大宣传纳入全县宣传工作大局,上半年在县级以上媒体刊发人大工作稿件42篇,其中《XX县人大:“代表议事厅”架起民意“连心桥”》被《中国人大》杂志转载。加强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管理,建立“三审三校”制度,上半年清理更新信息216条,确保宣传内容既讲好人大故事,又守牢意识形态阵地。针对个别干部在代表联络群中转发未经核实信息的问题,及时开展谈心谈话2人次,组织意识形态专题培训1次,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二、扛牢主体责任,以责任落实织密管党治党“责任网”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协助职责同向发力,构建“明责、履责、督责、考责”闭环体系。
一是清单化明责,绘好“作战图”。牵头制定《2025年县人大常委会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细化党组主体责任12项、党组书记第一责任8项、班子成员“一岗双责”6项,将管党治党任务分解到月、责任落实到人。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3次,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重点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责任主体清晰、任务可量化。
二是常态化督责,拧紧“压力阀”。建立“季度督查+半年评估”机制,上半年带队开展党建工作督查2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对机关党支部、退休干部党支部等4个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单一”“个别党员学习笔记记录不规范”等问题7个,当场反馈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针对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员分散问题,协调建立“线上学习群”,每月推送学习资料,组织“银龄讲党史”活动1次,推动党建工作全覆盖。
三是精准化考责,用好“指挥棒”。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机关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占比提升至20%。上半年召开机关考核评议会,对18名党员的履职情况逐一评议,评选“优秀党员”6名、“岗位标兵”3名,对2名履职不力的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同时,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倒逼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例如,1名在督查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被推荐为乡镇人大副主席人选,树立了“干得好、用得好”的鲜明导向。
三、聚焦作风建设,以严管厚爱涵养管党治党“好生态”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2025年上半年管党治党履职情况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182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