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镇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导向,聚焦流程优化、服务创新和效能提升,全力打造“便民、高效、规范、暖心”的政务服务品牌。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服务合力
便民服务大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第一窗口”。我们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服务提质增效的“红色引擎”,着力构建“党建+服务”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
一是建强服务阵地。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紧跟时代步伐,跟进学习最新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不仅邀请上级部门的业务骨干进行现场授课,还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线上培训课程,拓宽知识面。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以“党员先锋岗”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党员们主动承担起复杂业务和疑难问题的处理,带动全体工作人员在服务一线当先锋、作表率。通过设立竞赛目标、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工作人员比学赶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技能竞赛中,工作人员们各展所长,在业务知识问答、实际操作演练等环节中展现出扎实的业务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镇党委统筹抓总、分管领导包联督办、大厅负责人具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邀请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共同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在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2024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跨部门事项xx件,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水电改造与居民协调问题、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产权纠纷问题等。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合作,群众诉求办结率达100%,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是强化作风保障。把“作风建设”作为常态化任务,制定《便民服务大厅行为规范》,从服务态度、服务语言、服务行为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常态化开展服务礼仪培训、职业道德教育,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进行授课,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示范、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工作人员深刻理解服务礼仪的重要性,并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实行“群众评价+内部考评”双轨制,在大厅设置评价器,让群众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进行实时评价。同时,内部成立考评小组,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对因工作失职、服务态度差等原因导致群众投诉的工作人员,严格进行责任追究,通过批评教育、绩效扣分、岗位调整等方式,推动服务作风持续优化。
二、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模式
我们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流程再造、资源整合和技术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一)流程再造,让办事更顺畅
对大厅内的各项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去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例如,在办理营业执照业务时,以往需要申请人多次往返不同部门提交材料,经过流程再造后,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申请人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由工作人员内部流转,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同时,编制详细的办事指南,明确办理条件、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等信息,并在大厅显著位置和线上平台进行公示,让群众办事一目了然。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典型经验做法汇报交流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178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