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此次农村信用社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中,我们聚焦违规吃喝这一严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违规吃喝问题看似事小,实则影响深远,不仅关乎党风党纪,更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形象、公信力以及长远发展。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本质和危害,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在我们系统内发生。
一、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本质与危害
违规吃喝绝非简单的“口腹之欲”,它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表现,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具体体现。从本质上看,违规吃喝背后往往隐藏着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是对党纪国法的公然践踏,严重破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违规吃喝问题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一方面,它损害了信用社的形象和声誉。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本应秉持清正廉洁、服务大众的理念。一旦出现违规吃喝现象,必然会让群众对我们的公信力产生质疑,降低群众对信用社的信任度,进而影响业务的开展和市场份额的拓展。另一方面,违规吃喝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增加金融风险。个别人员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违规吃喝建立不正当的利益关系,为个人谋取私利,从而损害信用社的利益,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剖析违规吃喝问题在农村信用社的表现形式及成因
(一)表现形式
公款吃喝。个别员工利用职务之便,以接待客户、开展业务等为由,使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吃喝活动。有的虚开发票、虚报费用,将个人消费纳入公款报销范围;有的超标准、超规格接待,造成公款的浪费。
接受客户宴请。部分员工在业务往来中,接受客户的宴请,甚至主动索要宴请。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廉洁自律的规定,还可能影响业务决策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为信用社带来潜在的风险。
违规组织或参与吃喝聚会。一些员工在工作之余,组织或参与带有利益关系的吃喝聚会,在酒桌上谈业务、拉关系,形成不良的社交圈子,破坏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人际关系。
(二)成因分析
思想认识不足。部分员工对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他们认为吃点喝点是小事,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没有从党性原则和纪律要求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制度执行不力。虽然农村信用社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公务接待、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一些制度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导致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处理。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的吃喝风气,部分员工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认为吃吃喝喝是一种社交方式,是办事的必要手段,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三、农村信用社杜绝违规吃喝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廉洁意识
开展专题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廉洁自律专题培训,邀请纪检监察部门的专家进行授课,深入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相关党纪国法,让员工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危害,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严守纪律红线,杜绝违规吃喝——农村信用社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发言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151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