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xx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就业创业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保障完善、劳动关系和谐和人社服务优化等重点工作,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就业创业促进,推动实现充分就业。一是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各项稳岗就业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和兑现力度,确保政策红利惠及企业和劳动者。持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今年以来,为全市近10万家企业降低职工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约2.83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积极落实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为企业稳岗扩岗提供支持。截至6月底,已发放稳岗返还1428.23万元,惠及企业xx家;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xx万元,惠及企业xx家,新增扩岗xx人。大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上半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亿元,扶持创业xx人,带动就业xx人。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保补贴等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上半年,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8897人,发放社保补贴xx万元。二是搭建就业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招聘活动35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次,吸引求职者xx万人次参加,达成就业意向xx万人。其中,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举办专场招聘活动150场次,提供岗位20万个次。创新招聘方式,积极推进线上招聘服务。搭建“广西xx零工市场”小程序等线上招聘平台,实现岗位信息在线发布、求职简历在线投递、视频面试等功能,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小程序自今年6月初开展前期试运行以来,登记注册的企业和商户达到184家,注册个人1286人,日均访问量1000余次,共计发布2900个岗位,已达成就业意向380人次。加强与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的对接,建立“一对一”人社专员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员工招聘、用工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今年1-4月,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招聘入职8950人,其中政府部门“订单式”点对点送工1700人。三是推动实现充分就业。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牵头组织全市21个部门,常态化服务36所驻邕高校;开展“火热青春·就在xx”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活动,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创业大赛、就业指导培训等系列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今年以来,来邕留邕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突破5万人,预计全年将连续4年突破10万人。持续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农民工返岗复工、入企探岗就业服务,重点挖掘东部新城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组织“点对点”专列专车接送农民工返岗复工。今年全市已组织“点对点”专列专车229车次、接送8077人次。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力度。突出个人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加强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5%,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
(二)聚焦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一是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今年以来,共引进各类人才20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00人。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参加人才交流活动、开展线上引才等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组织用人单位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10场次,赴区外高校开展引才活动5场次,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来邕就业创业。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引进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生活服务等“一站式”服务。为引进人才发放人才补贴xx万元,提供人才公寓xx套,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重点领域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指导+跟踪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今年以来,全市新增技能人才8137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2926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634人次、非补贴类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次。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做好职称评审工作。今年6月,印发了《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25年度全市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程序,优化评审服务,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深化校企合作,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开展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0个,其中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个。三是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支持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今年6月,广西首个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之家”在xx揭牌成立,为行业人才搭建起学术交流、技艺切磋、成果展示与需求对接的优质服务平台。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创业担保贷款、项目资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人才创新创业。今年以来,已为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xx万元。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热情。上半年,共表彰奖励优秀人才50人,发放奖金xx万元。
(三)聚焦社会保障完善,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一是扩大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大社保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保意识。通过开展社保政策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广泛宣传社保政策,引导群众积极参保。今年以来,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xx万人,参保率达到9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xx万人,参保率达到99%。加强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参保扩面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他们参加社会保险。目前,已为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xx万人。完善社保参保登记服务,简化参保登记手续,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提高参保登记便捷性。通过社保网上服务平台、手机APP等渠道,实现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等业务“网上办”“掌上办”,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二是提高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今年,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为全市xx万名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待遇,人均月增加养老金xx元,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xx元。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医保报销政策。降低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今年以来,全市医保基金累计支付xx亿元,惠及参保群众xx万人次。加强工伤保险保障,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将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落实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制度,降低企业工伤保险缴费负担。上半年,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xx万人,工伤保险基金累计支付xx万元。三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建立健全社保基金监管制度,加强对社保基金收支、管理、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今年以来,共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检查5次,追回违规资金xx万元。做好社保待遇发放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建立社保待遇发放预警机制,提前做好资金筹集和发放准备,确保养老金、失业金、工伤待遇等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上半年,全市共发放社保待遇xx亿元,惠及群众xx万人次。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今年以来,已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xx万元,惠及群众xx万人次。
(四)聚焦劳动关系和谐,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组织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等,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非法职业中介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检查用人单位2000家次,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50件,为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xx万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建设,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实现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提高劳动监察执法效率。目前,全市已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格xx个,覆盖用人单位xx家。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定期组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业务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学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执法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半年,共组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业务培训5次,培训人员200人次。二是化解劳动纠纷。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及时化解劳动纠纷。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调解机制,加强与工会、司法、行业协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调解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000件,调解成功率达到70%。优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程序,提高仲裁办案效率。实行繁简分流,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劳动争议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缩短仲裁办案周期。上半年,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00件,结案700件,结案率达到88%。创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方式,推行“互联网+调解仲裁”服务。利用“云法庭”“云仲裁”等平台,实现劳动争议案件在线调解、在线仲裁,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劳动纠纷。今年以来,已通过“互联网+调解仲裁”平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00件。三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律援助和服务,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在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劳动者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今年以来,共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件。加强对女职工、未成年工等特殊群体的劳动保护,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开展女职工、未成年工劳动保护专项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女职工、未成年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上半年,共开展女职工、未成年工劳动保护专项检查50次,检查用人单位100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引导企业与劳动者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通过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创建等活动,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典型示范,促进企业依法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目前,全市已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500家,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10个。
(五)聚焦人社服务优化,提升人社服务效能。一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人社信息化建设,完善人社信息系统功能。升级改造社保信息系统、就业信息系统等,实现业务办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目前,全市人社业务网上办理率达到80%以上。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拓展线上服务渠道。通过xx人社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平台,为群众提供社保查询、参保登记、就业创业服务等线上服务,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加强人社数据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建立健全人社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备份、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社数据不泄露、不丢失。上半年,未发生人社数据安全事故。二是简化办事流程。持续推进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减少证明材料。对人社业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优化办事流程。今年以来,共取消证明材料50项,简化办事流程30项。推进“一事通办”改革,实现人社业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人社综合服务窗口,将社保、就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业务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实现“一窗通办”,提高办事效率。目前,全市人社业务“一窗受理”率达到90%以上。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实现部分高频事项“提速办”“简便办”。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失业登记、工伤认定等高频事项,压缩办理时限,简化办理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上半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失业登记实现即时办理。三是提升人社服务效能。加强人社窗口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定期组织人社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服务礼仪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上半年,共组织人社窗口工作人员培训10次,培训人员500人次。建立健全人社服务评价机制,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考核。通过设置评价器、开展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对人社服务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服务工作。上半年,群众对人社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推进“社银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将社保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的银行网点。今年6月,xx市人社部门联合交通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正式推出“社银一体化”服务,在交通银行位于xx市的所有网点均可享受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和社保卡等服务,其中位于xx市区的6个网点开设社保业务专窗,开通社保业务受理服务,社保高频业务均包括在内。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市人社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2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132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