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党的XX大向全党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时代命题。值此关键时期,我们在此召开全局干部学习研讨会,就是要深刻把握中央作风建设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将其熔铸于统计事业血脉。统计部门作为党政决策的“晴雨表”和数据治理的“中枢”,唯有自身作风过硬、数据清澈见底,方能不负信任使命。我们要将“廉”与“实”作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以刀刃向内的政治自觉持续净化统计生态,确保每一笔数据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做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正本清源:深刻领悟作风建设精神核心要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作风建设已成为党赢得民心、巩固执政根基的关键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这一论述直指作风建设极端重要性。在统计工作中,“实”是作风核心体现,亦是数据价值根本所在。每一份报表、每一组数字背后,都直接关乎党委政府宏观决策质量,关系百姓民生福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作风偏差都可能导致数据失真甚至源头污染,其危害性不容小觑。要在“不敢、不能、不想”一体推进的格局中,将制度约束转化为高度自律。
(一)深化思想认识,站稳政治立场。必须始终从政治高度考量作风建设意义,时刻铭记统计工作具有鲜明政治属性,关乎国计民生基础。作风建设精神是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铁规硬杠,是党巩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部署。因此,我们必须将其置于统计工作生命线高度予以践行。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铸基石。党的政治建设为作风建设提供根本方向引领与坚强保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参谋部”,统计机关干部必须将对党绝对忠诚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讲政治成为工作信条和行动本能。要把贯彻落实中央作风建设精神上升为政治标准检验过程,自觉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校准定位、体现价值。二要校准思想航标,根植统计使命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统计干部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把“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初心使命熔铸灵魂深处。要坚决反对偏离正确政治方向的数据异化、统计浮夸行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服务科学决策和群众关切。对“数”忠诚,就是践行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三要强化理论武装,滋养作风涵养地。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以及系列重要统计工作指示批示精神。要系统学习党的纪律建设理论沿革与要求,持续强化政治能力、提高党性修养水平。要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清廉统计建设、保障数据质量的实际效能与行动准则。
(二)把握纪律准绳,明晰制度边界。作风建设精神为公权力运行和行为边界提供了清晰指引。统计工作流程复杂、涉及面广,必须深刻理解各项制度规定,精准把握纪律红线,在日常工作中常怀戒惧、坚守底线。一要系统学习政策法规,筑牢行为边界网。持续深入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等基础法规制度,重点掌握与统计职能紧密相关的政策要求。要全面了解公务差旅、会议活动、经费支出、资源节约等具体制度规定细节,真正做到纪律常鸣耳边、规矩熟记心中。二要准确把握适用尺度,严格标准执行链。严格遵守财经、公务接待及会议管理等要求,在统计调研、项目审批、数据发布等环节精准把握政策界限。要深入理解精神实质与具体执行规则区别,严防变通执行、规避监管行为,以精准把握确保刚性执行。三要突出统计岗位特点,织密廉洁风险网。紧密联系统计工作高风险领域开展监督排查,聚焦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建立风险清单和防控体系。要特别关注数据审核评估、调查项目安排、专项资金使用等流程中的隐形变异问题,明确界定禁止行为界限,切实扎紧制度笼子。
(三)认清严峻挑战,增强行动紧迫感。当前作风建设新情况新挑战相互交织,统计队伍绝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充分认识作风问题顽固性和复杂性特点,增强纠治“四风”问题的危机感责任感。一要警惕隐形变异新动向,强化源头识别力。密切关注作风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隐形变异新表现、新态势。严防统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包装式”“标签式”“割据式”调研,警惕数据工作中形式主义数字化表现,加强源头发现和精准纠治能力。二要正视苗头倾向性问题,及时除弊固根基。日常工作中要高度关注不良苗头和潜在风险,对调查统计中的敷衍态度、对数据干扰的不当干预等要及时发现、严肃处理。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工作原则,坚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要认清长期复杂性特点,坚定持久作战心。作风建设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特点,必须树立长期观念、坚持常态推进。要充分认识到改进作风不仅关乎个人素养塑造,更是塑造统计行业形象、构建社会信任的长远工程,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四)树牢为民宗旨,践行根本出发点。作风建设精神最终落脚点是服务群众、赢得民心。统计工作只有牢固根植于人民立场,才能真正体现价值取向,在作风建设中凝聚磅礴力量。一要坚持调查工作群众路线,畅通民意直通车。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了解民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基层真实声音。要科学设计问卷方案,提升调查方式精准性,让统计数据真正反映现实问题和群众心愿,使其成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二要确保数据成果服务民生,提升政策惠民度。充分利用统计数据服务人民需求导向功能,围绕医疗养老、就业增收等民生热点领域加强分析研判。要将数据优势转化为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建议成果,助力党和政府决策更贴近民心、解决民生关切。三要主动回应民众数据关切,搭建沟通信任桥。积极稳妥做好重要统计数据发布解读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焦点。要畅通民众咨询投诉渠道,在互动反馈中提升统计透明度、公信力,真正将为民服务体现为每项工作细节。
二、警钟长鸣:以案为鉴严明作风建设红线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面典型案例是作风建设的鲜活教材,其警示教育价值毋庸置疑。通过剖析系统内发生的违纪事实与深刻教训,我们更能直观感受到纪律底线触碰不得。只有以案释纪、明纪,才能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和行为防线。
(一)案例一:陕西省汉中市统计局原局长杜某某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问题。2023年4月,在市级部门协调重点经济指标报送期间,杜某某利用职权频繁接受涉及报送数据的县区和企业招待。经陕西省纪委监委调查核实并通报:2023年2月至4月,杜某某先后三次接受某县统计局和一家规上工业企业在其内部食堂安排的高档商务宴请,席间饮用高价酒水,涉及费用均由该企业和县局承担。2023年7月,杜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相关违纪款项均被追缴。此案严重违背公务活动规范管理要求和党员廉洁义务。
这一行为直接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条(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及第一百三十三条(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住房、车辆等)相关规定。作为主政者以职务之便接受利益相关方吃请,已构成潜在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关系,严重侵蚀正常工作关系和程序公正性。其伤害不仅在于个体形象,更导致统计监管职能弱化失灵,为数据操纵预留隐患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曾强调:“必须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这深刻揭示出腐败根源在于权力寻租。统计部门掌握着关键的数据资源配置与认定权,务必要管好用好“数据权”,决不允许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为个人谋利工具。必须以“零容忍”态度严查严办在统计调查、数据评审中可能存在的利益交换行为。各单位要针对此类风险点开展专题排查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服务对象不当关联交往问题,从源头上清除腐败滋生土壤,坚决维护统计部门的清正廉洁形象。
(二)案例二:江西省南昌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科原科长刘某某违规收送礼品问题。根据江西省纪委监委通报:2023年元旦前后,刘某某在负责年度服务业企业数据核查工作期间,收受多名企业经营者高档烟酒等礼品(价值折合人民币总计逾15000元)。经调查核实,刘某某利用核查权限多次接受核查对象所赠贵重物品。2023年4月,刘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规收受礼品折价款已全额退缴处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深入贯彻作风建设精神,切实筑牢统计队伍清廉防线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101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