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十五五”规划汇报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听取我市“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汇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谋深谋实,以高水平规划引领XX未来五年的高质量发展。刚才,规划团队汇报了基本思路,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也作了很好的发言,讲了思路,谈了打算,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这充分说明大家对这项工作是高度重视、深入思考了的。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十五五”规划的时代坐标与战略意义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施“十四五”规划之后,承上启下的重要五年。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经贸格局面临深刻重塑。从国内看,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我市的“十五五”规划,其意义尤为重大。这不仅是一份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更是一份关乎XX长远未来的战略蓝图。它决定了我们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决定了我们能否抓住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决定了我们能否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因此,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到,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是我们必须扛起的历史责任,是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XX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关键当口。回顾“十四五”时期,我们顶住压力、克难奋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2023年全市GDP实现了的增长,2024年经济运行也保持了总体平稳。但我们更要直面问题与挑战。“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到2025年经济总量达到1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左右的目标,目前来看压力不小。我们的产业结构虽然在持续优化,2024年三产比重达到了16.5:29.5:54,但与“十四五”末14:39:47的目标相比,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支撑作用亟待增强。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的R&D投入强度在“十三五”期间仅为1.21%,距离2%的目标尚有差距这块短板若不尽快补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十五五”规划的编制过程,就是一个统一思想、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的过程;更是一个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寻求突破的过程。我们必须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未来五年XX发展的路子想清楚、把方向理明白、把举措定扎实。
二、锚定目标,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雄心壮志擘画发展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找准在全国大局和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对于XX而言,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研究,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建成建好带动XX、辐射XX、联动XX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这个定位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基于XX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战略机遇的科学判断。这是我们谋划“十五五”发展的总目标、总牵引。要实现这个总目标,我们在制定“十五五”各项具体指标时,就必须体现出“中心城市”的追求和担当。
第一,经济总量要有“中心”的体量。我们不能再满足于跟在后面跑,必须要有跳起来摘桃子的雄心。虽然目前无法敲定具体的GDP增速,但“十五五”期间,我们的年均增速必须力争超过全省、领跑XX,经济总量要在2030年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这需要我们以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抓项目、兴产业、扩投资,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第二,产业结构要有“中心”的质态。高质量发展是主线。我们必须彻底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加快产业和区域的立体化布局。在产业结构上,要以“十四五”末14:39:47的目标为基础,在“十五五”期间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显著提升第二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比重,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起具有XX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市“十五五”规划汇报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073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