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xx召开全州防汛救灾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我州防汛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刚才,相关部门汇报了近期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几个重点县市作了表态发言,总体看大家对防汛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够的,措施也有一定针对性,但对照当前严峻复杂的汛情形势,对照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和薄弱环节,必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把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一、提高政治站位,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救灾的严峻形势
今年入汛以来,全州降雨呈现出”来得早、强度大、范围广、后劲足”的特点,特别是进入主汛期后,强降雨过程频繁,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已超过历史同期均值。从气象部门预测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州仍将处于降雨集中期,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特大暴雨,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风险极高。
xx州地形地貌复杂,山区半山区占比大,境内河流众多,水库堤坝、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多、分布广,防汛救灾工作历来难度大、任务重。截至目前,全州已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200余处,中小型水库236座,其中病险水库28座,在建重点工程30余项,这些都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元阳、绿春等地已出现小规模山体滑坡,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说明防汛工作丝毫不能松懈。
同志们,防汛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当前必须抓好的头等大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不是一般的工作任务,而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行动,是对各级干部能力作风的严峻考验。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二、强化监测预警,筑牢防汛救灾第一道防线
监测预警是防汛救灾的”千里眼”“顺风耳”,必须做到精准高效、及时到位。要严格落实”1262”机制,即1小时内完成预警信息发布,2小时内完成隐患排查,6小时内完成应急处置方案制定,2天内完成灾后评估。各级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会商研判,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高降雨、洪水、地质灾害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特别是要做好短时临近预报,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要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应急广播、铜锣等多种方式,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村、到户、到人。在偏远山区,要发挥好村干部、网格员、监测员的作用,采取”人盯人”“户盯户”的方式,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无死角。近期,要重点关注学校、医院、养老院、工棚等人员密集场所,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送达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转移避险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举措,必须坚持”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的原则,坚决果断组织群众转移。要提前划定危险区域和安全转移路线,明确转移责任人,做到”谁来转、转哪里、怎么转”心中有数。对受威胁区域的群众,要建立台账,动态管理,一旦接到预警信息,要立即组织转移,坚决杜绝因犹豫观望、等待拖延造成人员伤亡。要妥善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确保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基本医疗保障,让群众安心避险。
三、全面排查整治,坚决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隐患不除,险象环生。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整治。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重点排查山区村庄、城镇建成区、学校、医院、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等周边的滑坡、泥石流隐患点,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要逐一制定整治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对危险性高、治理难度大的隐患点,要果断采取搬迁避让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近期,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隐患点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更新监测数据,完善预警阈值,确保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州委书记在xx州防汛减灾救灾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026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