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学习“两带来”素材及发言材料

2025-07-30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党校学习“两带来”素材及发言材料

一、两带来问题素材

(一)我在基层工作中发现的、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问题:关于*县*镇和美乡村建设表里不一,产业融合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基本情况:近年来,我们*镇在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大力投入,完成了主干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治、文化广场修建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村庄的面子焕然一新,在多次上级检查中获得好评。然而,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在日常工作中深切感受到,光鲜面子之下,发展的里子却支撑不足,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这集中体现在产业融合发展后劲乏力上。具体表现为:

1.产业链条短,增值空间小。我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盛产优质稻米和特色果蔬。为提升产业附加值,县里支持我们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中心。但截至2025年6月,该中心的设备利用率仅为40%左右。究其原因,一是本地农产品初加工多,深加工能力弱,产品仍以原料或半成品为主,附加值低。二是缺乏与现代市场的有效对接,特别是与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的融合不够,产品营销渠道单一,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导致好货卖不出好价

2.人才支撑弱,数字鸿沟大。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镇常住人口中,老龄化现象突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本地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对数字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接受度低。我们曾尝试推广智慧农业监测系统和电商平台,但因缺乏既懂农业技术又懂电商运营的复合型人才,项目推进缓慢,效果不彰。群众希望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但普遍缺乏适应新业态的技能,面临有产业无人才的困境。

3.要素保障散,融合程度低。四融一共的核心在于。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融合依然存在堵点。一些闲置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因盘活政策不明晰、程序复杂而难以利用;涉农资金虽然总量不少,但来源分散、撒胡椒面现象依然存在,难以形成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的合力;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稳固,市场化运营水平有待提高。

这个问题,是当前许多类似乡镇在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共性难题。如何从塑形转向铸魂,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是我在工作中迫切需要破解的课题。

(二)我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希望通过党校学习能够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问题:关于如何深刻领会并有效践行系统观念,破解基层工作中政策合成谬误的思想理论困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校学习“两带来”素材及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016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