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课:在党史回溯中践行初心使命,以作风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2025-07-27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同志们:

当我们站在2025年的夏日,回望104年前那艘南湖红船,仿佛仍能听见历史的潮声——那是开天辟地的惊雷,是“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号角,更是中国共产党用百年时光书写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壮丽答卷。今年,党中央部署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既是对党的光荣传统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再出发。今天,让我们将党史学习与作风建设紧密结合,在历史的纵深中感悟初心,在现实的使命中砥砺前行。

一、溯源建党初心,在民族危亡中锚定“人民至上”的信仰坐标

(一)暗夜惊雷,红船上的“初心密码”。1921年,中国大地笼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阴霾中,军阀混战、列强环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就在这样的绝境中,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共产党人,在上海石库门、在嘉兴南湖红船,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他们手中紧握的,不是权力清单,而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他们心中装着的,不是个人前途,而是“劳动者联合起来”的人民命运。这就是党的初心原点——从诞生之日起,党就把“人民”二字刻进血脉,把“为人民解放而斗争”写在旗帜上。

(二)初心本质,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在统一。百年前的建党初心,与今天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党成立初期,就强调“到群众中去”,反对脱离人民的官僚主义——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源头;长征途中,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靠“半条被子”赢得民心——这是“清正廉洁”的雏形;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写下《反对党八股》,号召“说实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是“求真务实”的先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新时代复刻”,是初心使命在作风建设中的具体落位。

二、艰辛革命征程,在浴血奋战中淬炼“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一)土地革命,扎根人民的“作风奠基”。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挺进井冈山,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这些朴素的纪律,正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早期实践——党之所以能在白色恐怖中站稳脚跟,靠的就是“同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亲民作风,靠的就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艰苦奋斗。

(二)抗日战争,团结奋进的“作风淬炼”。抗战时期,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同志带头开荒种地,朱德同志亲自纺线织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响彻陕甘宁。面对国民党封锁,党用“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加大炮”,靠的不仅是军事智慧,更是“拒腐蚀、永不沾”的清廉作风——当重庆官场沉迷于灯红酒绿时,延安窑洞里的“整风运动”正涤荡着“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让“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成为党的“制胜法宝”。

(三)解放战争,决胜千里的“作风力量”。1949年3月,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党在全国执政前夕的“作风警示”——从“进京赶考”到“全面从严治党”,百年间,党始终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守住“艰苦奋斗”的底色,才能避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主题党课:在党史回溯中践行初心使命,以作风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975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