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事业发展总结材料
残疾人事业,似一场春雨,滋润着每一颗渴望幸福生活再升级的心灵。
近年来,市残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积极整合省、市、区(市、县)三级残联资源,坚持推进“爽爽xx·大爱筑城”扶残助残品牌创建,做好与“积善贵州”省级助残品牌的联动融合,凝聚起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用关爱与支持点亮残疾人共建共享共富的希望之光,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高品质生活
改善残疾人民生,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多年来,市残联多措并举推动xxxx在发放残疾人补贴、康复救助、辅具适配、托养服务、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取得可喜变化,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去年,市残联聚焦残疾人最直接的需求和最大的期盼,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为契机,将重点涉残服务纳入实事保障范围。
一方面,不断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标准,统一重度残疾人(一级、二级)护理补贴标准,由xxxx年的xx元/人/月提高至xxxx年的xxx元/人/月,在全省率先将三级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畴,给予xx元/人/月的补贴,xxxx年民政部门共向符合条件的xxxxx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xxxx万元。统一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城乡低保标准,由xxxx年的xxx元/人/月(xx标准)和xxx元/人/月(xx市六城区、xx新区、xx市标准)统一提高至xxxx年的xxx元/人/月,全年为xxxxx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xxxx万元。
另一方面,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暖心托养,xxxx年投入中央及市级资金xxx.x万元,为xxxx名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专业化托养服务,xx新区居家托养项目高质量完成,有效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照护负担,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此外,配合医保部门实施重度残疾人城乡居民医保全额资助政策,xxxx年有xxxxx名残疾人享受参保资助,其中xxxxx人获全额资助。市区两级残联投入xxx余万元,为xxxxx名重度残疾人全额代缴保费;配合人社部门落实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代缴政策,按xxx元/人标准为xxxxx名残疾人代缴保费。
二、推动多种教育发展提质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近年来,xxxx不断加大扶残助学力度,让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
特殊教育普及攻坚显成效。协同教育部门深入推进特殊教育发展行动计划,xxxx年秋季学期,xxxx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总数xxxx人、入学xxxx人,入学率达xx.xx%。同时,深入实施“阳光助残·启梦希望”学前教育、“圆梦大学励志成才”等品牌助学项目,鼓励和支持残疾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学历水平,为就业创业创造更多机会。xxxx年累计为xxxx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金xxx余万元(市级配套xxx万元)。其中,x名优秀残疾大学生获得“交通银行残疾人大学生励志奖学金”(每人xxxx元),实现非义务教育阶段帮扶精准覆盖。
融合教育生态持续优化,联合多部门举办“冠军引领梦想”校园行活动,邀请巴黎残奥会冠军xx走进xx市特殊教育学校等x所学校,通过冠军事迹宣讲、现场技能指导等形式,激励学生成长;同步推进残疾学生招生宣传、国家通用手语盲文推广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围。
今年,我市还将继续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无障碍改造、残疾学生学习生活补贴、校园文化建设、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工作。
三、优化无障碍服务幸福底色更鲜明
人行道上的无障碍坡道和盲道实现全覆盖、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卫生间日渐增多、公共交通无障碍服务愈发贴心、老旧小区无障碍环境持续建设随着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残疾人朋友、老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者感受到出行的便利。
近年来,xx市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迈进,让设施完备、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融入城市肌理,让更多残疾人朋友的生活有爱“无碍”。
一方面,市残联立足本职,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借助“xxxxx”等信息反馈渠道,协调处置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将无障碍环境建设融入“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和“爽爽xx”文旅等工作中,推动无障碍设施逐步改善,打造“无障xx行”旅游精品线路,助力“六爽”xx文旅品牌塑造。
xxxx年,市残联争取到市政协的支持,将连续三年推进公共环境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xxxx残疾人公共环境无障碍环境建设志愿服务队,发起或参与关于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公益诉讼及督促整改近百起,督促xx东站、xx轨道交通等重点单位完成无障碍设施的优化提升。
不仅是外部环境“无障碍”,xxxx还将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至今已完成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xxx户。
四、提升社会参与度书写更精彩人生
不同的人生,同样的精彩。近年来,xxxx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生活更加广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xxxx根据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开展多种有益于残疾人身心健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完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残疾人文化供给服务,促进残疾人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每年举办一次残疾人大型活动的方式,xxxx先后成功举办xx市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xx市第八届残疾人艺术作品展、xx市第十一届残疾人艺术汇演、xxxx残疾人飞镖锦标赛、xxxx聋人篮球锦标赛等活动。每年还开展文化助残工程,文化进社区、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活动,特奥运动员训练,重度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器材和家庭指导服务,组织残疾人文体培训,不断丰富残疾人的文化体育生活。
xxxx年,市残联将继续积极推动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发展,持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实施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定期组织开展残疾人书法、美术、声乐、摄影、电脑等文化艺术培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扶持基层建立残健融合的文化服务主体,先后投入xx万元培育xx区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今年将争取在其他区县扶持建设基层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通过xx市大数据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完善文化艺术人才库,定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
xxxx还推动残疾人特殊艺术节目参与到路边音乐会的演出中,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和谐的扶残助残社会氛围;加强残疾人青少年体育苗子的选拔和培养,将于x至x月开展残疾人体育集训工作。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xx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我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按照“xxx”工作思路,聚焦思想引领、互嵌共融、文化认同、经济发展、和谐稳定五个重点方面,采取多项举措创新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市民族领域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得到持续巩固,为打好打赢xx经济攻坚战、荣誉保卫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聚焦思想引领着力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压实政治责任。坚持从政治高度看待民族问题,市委、市政府把民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制定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把民族工作作为巡察督查、绩效考核、政治考察重要内容,建立完善民族工作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凝聚合力;制定出台《xx市“十四五”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凝聚思想共识。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思想共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市委党校主题班培训内容,开展培训xx期,受教育xxx余人。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xx余期,现场交流会和教育活动xxx余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xxxx余人次,全市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明显提升,民族工作“一盘棋”的共识基本形成。
抓实督促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将“工作检查、建议反馈、问题整改、措施落实”四个环节闭环运行,清单化操作、制度化落实,构建全链条长效机制。坚持每年开展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补助资金检查、“双随机”业务检查,不定期深入基层开展业务指导和工作调研,反馈意见xx次,督促整改各类问题xx余条。
二、聚焦互嵌共融着力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
着力构建互嵌共融格局。以深入实施“两筑基、两提升”四项工程为切入点,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社区建设、基层治理有机结合,重点打造四项工程示范点位xx个,创成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x个、省级示范单位x个、市级示范单位xx个,通过全方位、多领域覆盖打造,形成共居、共建、共享、共乐的嵌入式工作格局。目前,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全省互观互检现场交流会上交流经验,铁西区“一心十点”民族特色路线、xx社区城市民族工作“六融”机制获得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充分认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着力搭建互嵌共融平台。立足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搭建多角度、精细化宣传教育平台,建设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x个,省级民族文化体育教育传承基地x个、民族普法基地x个,市级教育实践基地x个、体验展馆x个,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促进宣传教育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开展。目前,各基地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成果展示功能充分激活,累计接待实践教学xxx余场,受教育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xx万余人,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着力培育互嵌共融典型。围绕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典型示范带动效应,擦亮xx市红石榴“x+X”民族工作品牌,建成全省首个“红石榴”主题广场,辐射打造县(市)区级红石榴家园x个,累计开展各类活动xxx余次,参与群众达xx万余人,我市《以“红石榴”广场为载体,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做法受省民委关注并在全省推广。通过推动民族工作创建项目品牌化,形成具有xx辨识度的“红石榴”品牌效应,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三、聚焦经济发展着力提升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动力
积极争取资金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积极谋划争取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项目,助力xx乡经济发展。xxxx年共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xxxx万元。谋划建设x个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增加劳务收入,项目产出效益明显。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品企业发展。把民品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组织开展民品企业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深入耘垦牧业、吉春制药等企业,解读落实相关政策,助力民品企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惠民政策服务各族群众权益。坚持用心用情用力,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将城市民族工作纳入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发挥城市功能辐射带动作用,让少数民族群众切身体会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温暖。
我市将持续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xx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培育新品牌、拓展新载体,广泛开展接地气、有生气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5篇)统战系统系列工作总结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922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