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水务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不断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强从严治党主线,着力工程项目建设,着力提升防洪保安能力,着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加强水生态环境与保护,着力提升水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防水旱、抓节水、优配水、保供水齐抓共管,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不断强化党建引领
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保障新阶段全区水利高质量发展。
1.强化党的政治引领。做好政治思想建设,区水务局党委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印发《局党委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狠抓学习教育,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1次,研讨交流3次,理论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的成效更加彰显。创新形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积极运用爱党建平台、“学习强国”、“芜湖共读”等APP加强日常学习,提升学习成效。积极开展建党101周年庆“七一”系列活动和“双联系”工作。印发《区水务局党委关于开展建党101周年庆“七一”系列活动通知》和《*区水务局关于开展“我”系列党员教育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到平铺镇龙岗村开展“创意主题党日我来开”活动,班子成员到所联系的双联系村上党课,局属支部组织拍摄视频示范课,前往无为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重温入党誓词。
2.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党费收缴管理使用,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结合各支部的不同特点,分类指导,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文明创建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委和党员干部先锋引领和先锋带动作用。围绕文明创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疫情防控等,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党员干部进社区、文明出行劝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了沟通交流、促进了服务提升。
3.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次,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
4.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领导权,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宣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发挥思想引领、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意识形态工作1次,主要负责同志做形势与政策报告,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充分利用党建实体阵地和网络阵地,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认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排查,完善工作机制。
(二)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做好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力落实水利行业防疫任务。做好在建水利工程防疫工作,分发防疫物资,对在建水利工程各参建单位防疫工作进行指导。做好3.23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防疫号召,开展干部职工进社区工作,参加社区防疫128人次,一人荣获市级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一人荣获区级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做好水上防疫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长江*段往来船只、停靠船舶开展疫情防控水上巡查的任务,对外来船舶做好登记劝返和防疫宣传工作。
(三)打赢抗击水旱灾害硬仗
我区自5月1日入汛以来,平均面降雨量约300mm,较常年544mm偏少4成多。入伏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全区山塘、水库蓄水量不足常年2成,黄浒河一度断流,全区约3.6万亩农田不同程度受旱。针对严重旱情,我局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会商制度,发出抗旱、防台风会商意见共4期、抗旱节水倡议书1篇,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成立工作指导组指导全区抗旱工作。强化引水取水调度。通过水利工程调度,分别对峨溪河、漳河进行蓄水,保障周边农业用水需求;打坝提长江水补充黄浒河、高安河,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同时千方百计寻找水源,利用矿坑取水、协调芜湖海螺输水管道、购买芜湖首创自来水进行农业灌溉,做好保苗工作。统筹调配抗旱机械。区级防汛仓库共有抗旱机械113台套1100kw,各类型号电缆6000米,输水管道3800米,移动发电车3辆180kw,其他发电设备10台套350kw。陆续调配全区抗旱使用,共启用抗旱站32处,搭设临时排涝设备700台套,总装机6000余kw,投入抗旱人员2000余人次。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抗旱设备对接调用,及时做好抗旱机械调用架设的技术支撑工作。
(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1.抓保障、惠民生,城乡供水安全不断提升。实施*区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截止2022年10月底,全区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完成供水主管网(DN160)以上74071米,配水管网(DN110-63)181851米,村内管网改造138716米,完成加压泵站新建11座、改造37座,更换运传式智能水表65879只等,项目验收和结算审计工作同期完成,全区水质合格率达100%。完成了全区农村未通水地区扩面通水工程,解决了我区2000余户无自己来水的历史,农村自来水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到村普及率均达到100%。完成了*区2022年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央补助资金项目,实施了孙村汪洋加压泵站及闸口至城区供水主管道扩容工程。在农村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着力提升获得用水领域营商环境相关指标。制定用水报装流程、服务承诺,明确用水报装办理“0”材料、“1”环节、“5”小时;实现“0”费用安装通水,增加线上受理渠道,使用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皖事通、工改平台接收线上报装申请,实现数据共享,争取获得用水指标在全市领先。
2.抓项目、补短板,水利工程建设稳步前行。坚持不懈抓落实,全力完成水利“项目建设攻坚年”任务目标。今年,我局承担项目建设攻坚年相关水利项目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