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七月的骄阳似火,正如我们对党的赤诚之心。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回首这104年的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成长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通过这堂党课,一起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伟大精神,明确新时代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建设中。
一、回望百年征程,感悟党的伟大历史成就
(一)开天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
1921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成立之日起,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跋涉,到抗日战争中全民族的同仇敌忾;从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党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改天换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党带领人民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尽管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困难,但党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技术封锁;大庆油田的开发,实现了我国石油自给自足;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一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三)翻天覆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变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经济特区的设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总体实现小康,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四)惊天动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坚守初心担使命砥砺奋进新征程——七一专题党课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07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