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XX市人民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4件34人,其中未成年人犯案件18件22人。案件数与20XX年同比下降17%,总犯罪人数下降21%(20XX年总犯罪人数为41人)。犯罪者犯人数上升14%(20XX年未成年犯为19人)。未成年犯案件中,盗窃罪为10件13人,聚众斗殴罪1件2人,容留他人吸毒罪3件3人,强制猥亵妇女罪1件1人,强奸罪1件1人,诈骗罪1件1人,非法拘禁罪1件1人。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解析
随着当代人产业发展传媒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变化,见识多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剖析,从中可以找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基本对策。
预防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在于切断他们与社会的不良交往,对他们的偏差行为进行有效的矫治。社区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要掌握整个社区闲散少年情况,制定预防措施预防犯罪,帮助闲散少年改正说服自身不良习惯,看到自己发展方向。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
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中产因素和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形成极端了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错误的婚恋观,继而导致犯罪。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严重淡漠社会风气,毒害着人们的思想,腐蚀着青少年的生命,严重诱发着青少年刑事犯罪。如黄色、暴力、恐怖影视、书刊等导致犯罪。娱乐场所不健康因素引致犯罪。不良社会交往导致犯罪。
学校因素的影响: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非常重要场所,教育是主导力量。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学校、老师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存在着注重抓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少数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甚至于训斥、挖苦、强制采取惩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个别学校干脆把犯了错误的学生赶出校门,付诸行动学校的教育责任,使学生有更多的使得机会去接触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这些都给学生的品德不良实质性发展留下了重大隐。
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亲人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教育是一个人顺利实现社会化进程基础和先导。但是在现实中,一部分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方法措施不当,有的个股表现为以孩子为中心,溺爱、使孩子任性、为所欲为;有的家长对孩子打骂老师训斥过度,或使孩子对家庭缺乏感情;有的让孩子放任自流,一概不管,其结果使孩子有更负面影响多的机会和条件受到不良影响;一部分父母关系不和、离异或家庭成员非自然缺损、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等,易于造成青少年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在心理上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以致出现心理发展战略上的障碍和失调,影响其健康成长。
以上这些因素,警示我们在净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应及时矫治青少年心理上所的缺陷,加强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从根本上传染病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犯罪活动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及建议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沟通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从苗头抓起,抓紧抓实,方可预防和高中学生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篇)预防青少年犯罪情况调研报告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164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