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篇)学习总书记《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汇编

2025-05-23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汇编(19篇)

目录

1.加快建设文化强国3

2.在平凡岗位镌刻青春芳华9

3.以“青春奋斗”唱响“文化强国”最强音12

4.守护、创新、开放 谱写文化强国新篇章15

5.让文化强国“燃”起来18

6.拓展“文化半径” 画好文化强国建设同心圆21

7.守正创新 谱写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24

8.“识变应变求变”谱写文化强国建设新篇章27

9.人民“唱主角”谱写文化强国新篇章30

10.让文化之花常开长盛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3

11.文化强国当以文增信、以文化人、以文互鉴35

12.赓续文脉担使命 青春执笔绘华章38

13.坚定文化自信 擘画文化强国新图景41

14.在人民“心坎”奏响文化建设“奋进强音”44

15.以文化之光照亮民族复兴征程46

16.紧扣“时代脉搏” 续写“文化新篇”49

17.自信、创新、开放 让文化强国“扬帆远航”52

18.“守护、传承、创新”谱写文化强国新篇章55

19.执笔有道 写好文化强国新篇章57

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文化强国,目的是总结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成就,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进行思考。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文化创造生机勃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同时要看到,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强国建设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部署,去年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也就此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我们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第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文化发展进步,带领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我多次讲过,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这里最关键的,就是必须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原则落实到位,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既要坚定道不变、志不改的信心和决心,又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第二,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要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围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构筑中华文化的新高峰。要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积极营造良好文化生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支持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扎根生活、潜心创作,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改进文化创作生产流程,推动“硬件”和“软件”全面升级,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第三,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

文化创造核心在人。要把育人才、建队伍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统筹各类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健全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文艺和学术评价体系,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

第四,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遗产是辉煌灿烂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工作力量配备和管理资源整合,切实增强权威性、协同性、约束力。

第五,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家文化影响力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负责任大国,我们必须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要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加大外宣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国一些文学作品、网络游戏、网络影视剧成功“出海”,到中国旅游成为海外民众的新时尚,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力量、对外开放的力量。我们要强化用文化同世界对话的理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动更多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反映当代中国生活、具备国际文化视野的作品走出国门。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

建设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加强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文化建设领导管理体制机制,搞好规划设计、统筹协调、任务分工、督促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干部配备、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工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揭晓。在受表彰的个人、集体中,有快递小哥、钳工技师、越剧演员、治沙支教志愿者、革命传统宣讲员、科技小院大学生等,他们以奋斗为笔,在平凡岗位镌刻青春芳华。广大青年当踏循榜样足迹,立足平凡工作,逐梦而行、奋发有为、敢创善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青春有梦,在平凡岗位逐光奔跑。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快递员栾玉帅以日均百层的爬楼量练就“单王”称号,用汗水点亮冬奥火炬手的荣光,实现了自己的巴黎奥运梦;“航空新锐”冯攀龙心怀航空强国梦,刻苦学习业务技术和文化知识,像颗“螺丝钉”坚守在飞机铆装领域,用手中钻刀托举飞天梦想;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陈丽君,怀揣音乐梦,克服重重艰辛,将传统戏曲注入年轻活力,让“奶奶辈的爱好”成为年轻人的喜好。榜样事迹生动表明,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才能信心满满、动力十足、一往无前。如果你是一名工人,就怀揣工匠梦想磨砺精湛技艺;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就心怀大先生梦想躬耕三尺讲台;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就修炼医者仁心守护人民健康;如果你是一位农民,就投身乡村振兴描绘丰收画卷……逐梦追光奔跑,拥抱希冀无限。

青春有为,在平凡岗位“破茧成蝶”。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龙伟杰坚信“只有不断锤炼专业技能,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历经11轮国家级考核,4年累计训练时长超1.7万小时,从“大山娃”走向世界冠军;旷野外、寒风里,骄阳下、风雨中,关改玉秉持工匠精神练就钢轨探伤硬功夫,被誉为“钢轨医生”;“鼓浪屿好小哥”团队,则推着板车穿梭于1.88平方公里岛屿,6年上千次志愿服务,把温暖传递千家万户。他们对工作热爱执着,对职责敬畏坚守,对工匠精神追逐不舍,让青春之花芬芳吐艳。广大青年要踏着榜样足迹,积极投身基层,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建功立业;要锤炼过硬本领,锻造厚实有力的宽肩膀,在苦与累中强壮筋骨,用汗水与智慧挺膺担当,把“强国有我”的重担稳稳扛起;要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立足岗位实干、深耕,让工作出精品、达极致,在各行各业争当排头兵和主力军。

青春敢创,在平凡岗位“破圈出彩”。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冯攀龙成立“冯攀龙青年创新工作室”,带领年轻员工快速成长,升级打造2.0版技能人才,创新生产技术,深耕数字化装配技术,实现工艺创新;关改玉牵头组建青年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成功研发智能检测系统及配套智慧管控体系,在钢轨上镌刻青春芳华;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构建“光伏+梭梭”“光伏+柠条”等创新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动范例。广大青年要树立“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气,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敢闯前人不敢走的路,唱响创新奋斗主旋律;要找准工作创新点,勇攀领域制高点,勤于学习、苦练技能,磨好“金刚钻”,让平凡工作“破圈”出彩;要甘坐“冷板凳”,耐住寂寞、摈弃浮躁,持之以恒、愈挫愈奋,迎接创新突破的“一飞冲天”。

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指出,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文化是国之魂,青年是国之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年党员干部作为文化建设的先锋队,当在文化传承中扛起使命,在创新突破中彰显锐气,在自信互鉴中展现担当,以青春奋斗唱响文化强国建设最强音。

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历史搬运,需要不断激活红色基因。各地要在青年干部培训中设置“典籍里的中国”“非遗传承实践”等特色课程,建立党性教育基地与文化遗址联动教学机制,不断将传统技艺转化为可实践的认知框架,进而形成群体的文化习惯。浙江省实施“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培育工程,让青年干部在解读“两个结合”中深化文化自觉,正是通过组织化培养推动文化基因代际传承的生动实践,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转化为具象化的实践方案,使青年在哲学化思考与具身化体验的交融中筑牢文化认同的认知基石,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青年是文化创新的生力军。今日之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具有获取前沿知识的主动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面对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新格局,要推动建立“揭榜挂帅”“赛马机制”等文化人才培育模式,在数字文博、文化智造等领域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如深圳组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联合党委,统筹龙头企业党组织,构建“党建+科技+文化”产业生态链;江苏实施文艺新峰人才培育计划,建立青年文艺工作者创作扶持基金。这些实践启示我们,只有构建起激励创新的组织机制,才能让青年在文化创造中迸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锐气,唱响文化强国建设“强音”。

真正的文化自信绝非故步自封,而是在交流互鉴中展现独特魅力。作为“数字原住民”的新时代青年,凭借全球视野与跨文化理解优势,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力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需实施青年文化使者培养工程,通过国际组织实践基地、跨国文化项目等平台,让青年在国际舞台展现文化创新力。故宫“Z世代”修复团队用现代技艺对话千年文明,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手”IP惊艳世界,印证了青年在文化遗产活化与国际传播中的关键作用。新时代青年当以文化为舟、以数字为楫,在文明对话中既要坚守东方美学精髓,更要创新表达方式,让敦煌壁画在元宇宙重生、让非遗技艺借短视频传播。当百万青年自觉成为文化基因的传承者与解码者,必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叩响“和合之美动四方”的奋斗强音,在自信互鉴中矗立文化强国的世界坐标。

近日,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既要坚定道不变、志不改的信心和决心,又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根深者叶茂,源浚者流长。”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有向历史溯源的情感、也要有向未来而行的动能,真正在守护、创新、开放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谱写文化强国新篇章。

加强守护,留住穿越千年的历史记忆,谱写文化传承新篇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五千年岁月悠悠,镌刻着华夏儿女奋斗的足迹、书写着历史进程鲜明的年轮,更沉淀了无数文化资源,无论是在博物馆大放异彩的琉璃、玉盏、瓷器,还是代代吟诵永远让人沉醉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无论是匠心铸就的万里长城、莫高窟、都江堰水利工程,还是独具韵味的蜀锦、苏绣、汉服、少数民族饰品……我们每每说起这些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自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心里多了底气,也多了感动。广大党员干部当守护文脉,用心留住穿越千年的历史记忆,那不仅承载着文明的厚度,也寄托着一代代华夏儿女深深的家国情怀;当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奋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严实监管流程,将地区的古街道、古建筑等记录在册,在坚持保护中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久魅力,真正守住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9篇)学习总书记《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164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