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生动还原习近平总书记着眼长远、胸怀全局的战略思维,大刀阔斧、科学决策的改革思路,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提供了新的鲜活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当时福州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人文,精准擘画了福州发展的宏伟蓝图,极具前瞻性、预见性。在采访实录中,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主持编制了20年发展战略和规划,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情怀。这一点给我印象更为深刻,也是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点。
感受的第一个方面,是他作为一把手的深远思路。采访中谈到,1990年,他到福州当书记的第一天就发表了一个讲话,很好地讲明了他当书记的思路。比如他说到,他来这里不搞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向干部学习,向基层学习。
感受的第二个方面,他说工作要有连续性。一个地方的发展,有些好政策、好办法要继承发扬和不断提高,不能朝令夕改。他一来就下去调研,到企业去,到街道去,到省直机关去,到部队去,到院校去。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思考,提出福州要制定一个长远发展规划,要考虑3年、8年、20年福州的发展。这就是后来的“3820”工程。“3820”工程的提出,为福州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福州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现在“3820”工程的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比如他提出,福州应该搞成一个闽江金三角经济区。现在国务院批复的福州新城建设规划,实际上就是在他当年提出的这个构想基础上形成的。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充分体现了习书记作为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和长远志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对全局和大势的统筹把握。
习总书记的这些工作理念、思维和作风对我们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区规划主要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产业规划是灵魂,空间规划是躯体,产业规划的关键在于产业的定位分析,只有将产业定位准确了,后续的空间布局、招商策略和增值服务的打造才会更加具有成效。